原作为:《拿破仑翻越阿尔卑斯山》 雅克·路易·大卫 1801年,布面油画,261cm×221cm 图片来源:乌克兰文化与信息政策部网站 |
玉渊杂谭
最近,乌克兰政府部门推出了一组防疫海报,把戴口罩,用手套、消毒液,保持社交距离、用信用卡等内容用电脑技术合成到了一批世界名画之中。于是,我们看到,米开朗基罗的《创造亚当》中上帝伸向亚当的手里多了一瓶消毒液,《拿破仑翻越阿尔卑斯山》里的拿破仑戴上了口罩、背起了包裹,俨然一个外卖骑手……这些让人看后略加思索便会心一笑的画面,很快在网上刷屏,收获热赞。
正所谓传播力决定影响力,不得不说,乌克兰用名画给防疫宣传“带货”,这波操作确实稳了。这些人们熟悉的名画经过“陌生化”处理后,原有的内容被改变,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效果,带给人深刻印象,也达到了传播效果。达·芬奇的名画《最后的晚餐》可能是这组设计中最著名也是人们最熟悉的一幅。原画上本有十三人,耶稣和他的门徒最后一次共进晚餐。“改装”之后,门徒们消失了,长桌子前的耶稣成了“孤家寡人”,而这幅独坐用餐,形影相吊的画面,配上“待在家里和保持社会距离是阻止病毒传播的最有效方法”的宣传语,真是绝了。另一张海报《使用手套》改编自意大利画家乔瓦尼·巴蒂斯塔·萨尔维的《祈祷的圣母》。祈祷、圣母、双手合十等元素和防疫的主题本就具有一定的契合度,设计者又别出心裁地送了一双手套给圣母。圣母期待中略有焦虑的眼神、被蓝色手套包裹的双手,构成了整个画面中最醒目的部分,充分传达出设计者的意图。
从艺术史来看,这类创意其实并不新鲜。早在1917年,杜尚就给“蒙娜丽莎”添上了两撇山羊胡子,“创作”出了新的名画《带胡须的蒙娜丽莎》。这幅作品以其与达·芬奇原作之间既有紧密联系又全然割裂的独特效果,给世人带来了极大的震惊和启发。在这个意义上,乌克兰这组调皮的抗疫海报也可算继承杜尚之衣钵。不过,乌克兰这波操作之所以稳,并不在于拾杜尚之牙慧,而是因为这组海报诉诸于疫情防控这一充满现实性的主题,使其在保留拼贴、解构造成的形式感基础上,又多了一份正向建构的意义,因而也具有了超越于艺术考量的实质性社会功能。
其实,在疫情期间,我国网络上也出现过类似的“艺术作品”。比如,有设计者借用我国传统的门神年画,把钟南山、李兰娟这两位抗疫有功的院士合成其中,创作出了斗志昂扬的新年画;还有以“哪吒闹海”为原型,让哪吒手持乾坤圈,痛打新冠妖魔,鼓舞战疫之信心。网上还流传过毛笔所写的农村防疫告示,信手挥洒,枯润浓淡,一气呵成,意趣盎然,被戏称为《疫情帖》和《别来我家帖》。这些都和乌克兰的名画防疫海报有异曲同工之妙。
防疫“名画”带给人的启发是多层面的。图像诉诸整体识别和直观感受,其传播力强于文字。通过图像,抽象的观念变得具体而形象,更容易被人们接受和理解。特别是在当下的文化氛围中,网络生活的丰富经验正在改变人们的认知习惯,让人更喜欢接受视觉刺激,在读图中获取信息。不过,图像传播也对“图像”提出了一定要求。那些缺乏文化内涵、没有冲击力和感染力的图像,无法取得好的传播效果,简陋、粗俗的图像,更会让人大倒胃口,甚至对其承载的内容产生抵触心理。前段时间网上出现过一些抗疫题材的美术作品,粗制滥造,遭到很多批评,就是典型的例子。深层次地看,不论是乌克兰的防疫“名画”,还是我国网民脑洞大开的设计或“书法”,看似开了经典或传统的玩笑,有些不够“恭敬”,实际上反映了一种开放、自信的文化心态。事实上,任何有生命力的传统都是活泼的、包容的,愿意接受改变的,永恒的经典更是可以在反复阐释中获得新解的文本。真正的经典和传统,乐意卸下刻板的假面,欢乐地与生活相处,就像内心强大、胸怀坦荡的人,会时不时幽自己一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