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观察家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要重视解决出现在企业、学校、医院、科研单位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
近年来,整治科研领域形式主义不正之风取得实效,为我国科学技术高效发展提供了动力。科技强则国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源源不断的科学技术成果作支撑。为了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除了加大科研投入和加强人才培养力度,切实解决科研领域的形式主义,为科研人员潜心聚力做研究扫清障碍,同样重要。
实际上,向科研领域的形式主义开刀与减轻科研人员负担是统一的。宝剑锋从磨砺出,科研人员是科学世界中的“苦行僧”,一项科研成果,可能要耗费他们半生甚至一生精力。在他们潜心搞研究、执着搞创新的过程中,如果再加上文山会海、报销审批、“牌子”“帽子”等负担,结果可想而知。
党中央确定2019年为“基层减负年”,全年中,各地各领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取得了为基层减负的实效,为科研人员减负就是其中的重要成绩。但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这项工作做得不错,但不应该只是一年的事情,已经开了个头,接下来要一直这样做下去,不要什么时候又来个文山会海大回潮,要深化拓展基层减负工作,让减负成果更好惠及人民群众。”很明显,持续加大对科研领域内形式主义的“动刀”力度,是中央的战略部署,也是科学技术持续快速发展的内在要求。
要持续从经费管理制度上破除形式主义。科研经费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保障,经费落实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取得科研成果的效率。在经费申请和审批过程中,繁琐的项目申报“填表”流程和报销流程无疑会占用科研机构的大量时间,拖延项目进度,甚至贻误技术攻关的最佳时机。因此,破除形式主义,为科研人员减负,要从提高经费审批效率上“动手术”,多讲内容,少讲形式,把时间和精力还给科研人员。
要持续从评价机制上摒弃形式主义。求真、奉献、执着是科研工作者的本色,在科研领域这个务实的大环境里,“轰轰烈烈的形式”和“光鲜亮丽的外表”绝对要不得。例如在各类科技评价活动中,完全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作为评价机制,将会使科学研究失去本色。要对形式主义开刀,就要扭转这些不科学的评价导向,革除“唯形式不唯内容”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评价“指挥棒”畸形的问题。
科研工作最需要的就是“轻装上阵、潜心聚力”,在通往科学殿堂的路上搞形式主义,只会离科学越来越远。形式主义之弊非一日之寒,破除形式主义也非一日之功,为科研人员减负,为科学技术发展加力,我们必须始终“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