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季节时的归东山野葡萄种植示范基地 受访者供图 |
典型派
白迎港 本报记者 刘 昊
“居老师,今年归东山野葡萄新种要注意什么问题?”
“要选壮苗种植,每亩种植10株。另外种植后淋定根水,用草覆盖,保持湿度,确保种植成活率。”
眼下正值葡萄春季管理的关键时期,接到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同乐苗族乡归东村党总支部书记龙秀昌的来电,科技特派员、三江侗族自治县水果生产管理办公室农艺师居军成在电话里指导起了归东村的葡萄种植。
“归东山野葡萄”因出产于归东村而得名,葡萄籽少、肉厚、质嫩、汁多、味甜,是鲜食和酿制葡萄酒的上佳好料。目前,归东村葡萄种植面积已达1300多亩,每年可产葡萄20多万公斤,产值达200余万元,覆盖贫困人口比例达100%。
别看归东村野生葡萄远近闻名,但在以前不少农户是“捧着金疙瘩要饭吃”。这一切,都要从三年前说起。
因地制宜,推动山野葡萄成为支柱产业
海拔500多米的归东村地处高寒山区,是一个侗族村落。全村有9个自然屯,569户2394人,2015年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343户1455人,属于深度贫困村。
2017年,居军成被派到归东村开展科技服务,而归东村由于经济状况和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成为了他产业扶贫工作的重点。
“一个贫困村如果没有产业支撑,脱贫的难度就会很大。”针对归东村的产业发展情况,居军成和同事们进行了认真调研。
在归东村,有一株100多年的野生葡萄树,村民以它为母本,发展起了野生葡萄种植业。但村民种植技术不成熟,农业基础设施落后,葡萄产量并不高。而且,当地平均海拔高度较高,交通不便,商贩不愿意上门收购。村民只能肩挑背扛把葡萄运到县城卖,一路颠簸,到县城要烂一半,到手的也没几个钱了。
条件虽然艰苦,但拥有20多年水果生产经验的居军成从中看到了机遇,既然归东村葡萄种植的历史悠久,品质优良,而且种葡萄不占位置,只要搭起架子,大块的地可以种,小块的地也可以种,何不利用发展起来?
他和驻村工作队员、村干部一琢磨,决定将“山野葡萄”打造成为归东村的支柱产业,并迅速制定生产、种植和培训计划。
技术培训,村里85%以上种植户掌握了栽培技术
“野生葡萄挂果年限长,植株不会退化,其产量、品质和抗病性都很强。”居军成说,野生葡萄成熟期为每年8月下旬,熟后留在树上挂果1个月左右风味更佳,果子不落、不裂、不烂。
虽然野生葡萄的自然生长优势突出,但是在人工种植过程中,还是遇到了很多问题,打击了村民的信心。
原因在哪?“村民们对病虫害的防治知识和科学的种植技术不了解,导致产量不理想。”居军成说。一开始,村民们甚至把肥料直接撒到泥土上,“有机物都挥发在空气中了”,这让他哭笑不得。
2017年,村里辟出了10亩葡萄育苗基地,建起了200亩山野葡萄标准化生产基地,发展起了“架上葡萄、架下茶叶、茶下养鸡”立体综合种养模式,在居军成的带领下搞起了栽培技术培训,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全村种植葡萄,受益人数达2200多人。
从病虫害防治到施肥,从肥水管理到整形修剪,如今,归东村85%以上的葡萄种植户都基本上掌握了栽培技术。“以前,我们十天半个月必须来一次,现在,一个月不到都没有问题。”居军成说。
为了葡萄保鲜,村里还向上级申请了51万元资金建起了标准化冷库。同时,村里与电商合作,归东野生葡萄插上电商翅膀,飞出了大山。
加大力度,让每个贫困村都建立科技示范点
葡萄产量有了,品质高了,这让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过上了好日子。
李秀坤曾是村里的贫困户,家里有两个孩子,一个还在上大学,家庭负担较重。在居军成的指导下,李秀坤开始种植“山野葡萄”,年收入从5000元增长到4万元。“现在再也不用担心孩子的学费了。”李秀坤说。
而村民李武生通过不断学习和参加乡村举办的种植技能和管理的培训,如今成为归东村茶叶和葡萄的大户之一,在2019年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居军成介绍,下一步,归东村计划依托葡萄种植基地开展多元化经营试验,开展生态旅游,开设客栈民宿,推动宿营钓鱼、高山滑翔等文旅活动,修建观光小道,为游客提供观光体验,同时也为当地带来客流,走上多渠道助农增收脱贫新路子。
如今的归东村,旧貌换新颜。2019年,归东村整村脱贫摘帽,全村脱贫166户716人。
“不是在扶贫,就是在前往产业扶贫的路上。”回顾自己这几年的科技特派员生活,居军成笑着说。
现在的居军成,又有了新的打算——加大农业技术培训力度,让95%的有效劳动力都掌握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和栽培技术,争取在每个贫困村都建立科技示范点。“只有懂葡萄的人来种葡萄,葡萄才能长得更好。”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