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3月12日 星期四
他们是与患者形影不离的呼吸治疗“特种兵”
洪恒飞 王 蕊 本报记者 江 耘

    “1月28日,之江院区ICU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第一天,我就提出要进隔离病房。”对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治疗科团队带头人浦其斌而言,“一出现突发传染病,立即作为呼吸治疗师参与救治”已形成思维定势。

    经过前期暂居“大后方”参与多学科会诊,从2月10日进入隔离病房……作为一名经历过SARS、H1N1流感、H7N9等“战争”洗礼的老将,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役中,浦其斌带领团队如“特种作战”般配合重症医护团队,通过经鼻高流量氧疗、保护性通气等策略的实施,在尽可能规避有创措施的同时保证了治疗效果。

    绷紧弦,开展零距离救治

    “一二三,翻!”给危重患者做俯卧位通气的时候,呼吸治疗师就在那协助治疗;“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纤支镜治疗”,呼吸师正在为患者进行气道管理;“氧合又下降了!”“先增加氧浓度,立即寻找原因。”送危重患者去做检查时,呼吸治疗师也跟随着应对随时出现的变化……

    据了解,呼吸治疗是在重症医学领域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从基础氧疗到危重病人呼吸机支持与气道管理等均有包含。

    “我们的工作场景通常紧贴患者,有时甚至需要与患者零距离完成操作,工作时要注意随时可能产生的飞沫等。”浦其斌告诉记者,这次的新冠肺炎虽然是新发传染病,但和自己以往参与诊治的SARS、H1N1流感等有相同点,即肺都是病毒侵犯的主要器官,危重患者常常发生呼吸衰竭。

    “但因为医院收治的有基础疾病的高龄患者很多,新冠病毒引起肺部损伤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起初很多患者病情严重。”浦其斌表示,尤其是ICU里的危重患者,病情变化可能就发生在一瞬间,“我们神经时刻都是紧绷的。”

    慎决策,伤害性降到最低

    让医护人员神经紧绷的,不仅仅是病情,还有每个患者的治疗方案。

    如何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对新冠肺炎患者的伤害?要实现这种“双赢”,考验的不仅是医疗技术,还有对疾病变化趋势的掌控能力和整个救治团队的实力。

    浦其斌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39岁的新冠肺炎危重型患者,其氧合指数最差时低于100mmHg,指标小于150mmHg就意味着呼吸功能受损非常严重。

    “他的情况在很多医院就可能要气管插管了,但我们还要综合考虑。”浦其斌说,气管插管和呼吸机好比一把“双刃剑”,在给予呼吸支持的同时也会给患者造成伤害。

    “严格把握这些有创措施的指征,首选创伤最小的方法进行呼吸支持,是我们治疗的一个原则,前提是一定要保证患者的安全。”浦其斌解释道,患者一旦上了有创措施,怎样来尽可能减少各种并发症,可能是患者最后能走多远的重要保障。

    经过严密监测与浙大一院新冠肺炎救治团队多学科会诊,医疗人员认为该患者当时的情况还可以继续观察,通过经鼻高流量氧疗进行呼吸支持及治疗药物进行调整。

    “果然,两天后这位患者的病情明显改善,氧合指数开始逐步回升。”浦其斌面露欣喜,该患者很快就转至普通病房,现在已经出院。

    强作战,背后有铁军支撑

    熟悉浦其斌的同事都知道,他习惯在白大衣口袋里放个笔记本,笔记本的更换频率很快,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某月某日某患者病情的变化,和他对患者病状引起的原因分析、解决方案等。

    “一些患者在ICU虽然看似风平浪静,没有经历更多的有创措施,但这背后是一系列的个体化评估和个体化治疗方案,这些患者可以在瞬间变得非常危重,也可能因为我们的严密守护而逐步脱离危险。”浦其斌说,这其实是团队的智慧和努力的结果。

    浦其斌透露道,2003年战非典的时候,自己工作才9年,凭着满腔热血,也没有跟家里人商量,就奔赴作战一线。时隔17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同事、年轻后辈踊跃参与作战,令浦其斌深感振奋。

    “1月28日,浙大一院之江院区ICU收治首例新冠肺炎危重型患者,呼吸师何国军、韩一骄进驻ICU;随着ICU危重患者的增多,2月10日,我和陈爱君、孙丽君一起入驻之江ICU;2月17日,呼吸师戚智洋也加入之江ICU救治团队……”浦其斌介绍道,作为呼吸治疗专业人员,队员们不分昼夜,随叫随到,为救治患者竭尽全力。

    凭着精湛的专业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进入新冠肺炎ICU后,浦其斌和整个救治团队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结合新冠肺炎患者的特点,提出了新冠肺炎患者呼吸支持策略,正致力于该方案的全国推广,以期让更多患者受益。

    “在医疗工作中,必须做到‘以人为本’,因为拯救一个生命就是拯救一个家庭,所以我愿意在这份工作上投入全部的热情与精力。”浦其斌如是说。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