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3月12日 星期四
山东: 春耕一线的“三新气象”

    地方动态

    科技日报讯 (记者王延斌)于长莲愁了几天的事,近日一个电话就解决了。原来,突如其来的降温让这位淄博农民种的西葫芦出现干叶、死棵情况。借助一款“农保姆”软件,作物专家给出方案,解开了种植户心中的疙瘩。

    关键时刻,新模式、新技术、新方法轮番上场,出现在时下农业大省山东15.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只见机器跑,没有人忙活”,这句话可形容临沂市赫马岭村当下的春耕现状。记者了解到,该村的900余亩地由专业土地合作社代管,大型精播机、植保无人机等机械化代替了传统人力,“土地入股,年底分红”成为当地农民群体的真实写照。

    “土地托管”并不是新鲜事物,但好模式不等于好推广,一切源于农民兄弟的认知度、信任度。幸运的是,山东农民对新鲜事物不但不排斥,还张开臂膀拥抱,让之成为农业生产的主流。

    甜瓜是济南市高官寨人的骄傲,去年曾创下15亿元产值纪录,而新技术是功臣。在这里,一台自动播种机,从苗盘填土到打穴到下种到覆土全程自动化,效率提升了五六倍。

    疫情是一次大考,考验着种田人的知识储备。面对疫情冲击,他们是否做好了准备?答案是肯定的,因为种田人“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在潍坊市庵上湖村,村民们正忙着给已定植的西瓜吊蔓。即使疫情对春耕有影响,但村支书赵继斌并不担心,“技术问题,专家帮我们解决,视频、电话都方便;本村技术员,要跟着到大棚里去看。”

    与潍市相邻的临沂,科技特派员李勇正利用“云”平台,对果农的难题通过手机远程指导,通过微信分享各类果树技术。“一手抓防控,一手抓春耕,在这两个‘战场’上,我跟农民兄弟都是战友,都必须要打胜仗。”李勇说。

    疫情在改变着传统农民的种植习惯。危机之中,孕育着机会。这句话也代表了受访者的观点:“农业技术推广难?我们更愿意将这次疫情的‘危’看成‘机’,将平常难以推广的好东西推出去。我们继续努力。”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