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技抗疫一线
洪恒飞 本报记者 江 耘
“省疾控中心、浙大一院、杭州医学院(省医科院)等与企业合作,并行开展了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mRNA疫苗等多种技术研发路线……”2月22日下午,在浙江省新冠肺炎疫情发布会上,省科技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宋志恒介绍,相关机构在毒株分离、工艺改进、动物实验等关键环节持续推进,均取得良好进展。
其中,继1月24日,在全国省级疾控层面分离出首株新型冠状病毒毒株后,浙江省疾控中心又发现在Vero细胞中有较高滴度的理想疫苗候选株,由疾控中心科研团队开展的mRNA疫苗研发已进入动物实验阶段。
“目前科研人员正争分夺秒,努力攻克难题,针对疫情防控和诊疗技术攻关,我们连续工作了一个多月。”浙江省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所所长张严峻日前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迎战SARS到对抗甲型H1N1流感、H7N9禽流感乃至防止埃博拉病毒输入,疾控中心的同志都团结合作、守正创新,这场新冠肺炎阻击战也不例外。
共同坚持30多天的“战时状态”
早在2019年12月31日,浙江省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所实验室相关人员便开始密切关注疫情的发展动向,反复完善相关病毒的检测方法。
“我们承接浙江省科技厅针对疫情的重大科技专项后,组建的科研团队细分为了样本检测、疫苗研发、后勤保障等小组,分工明确又团结协作。”张严峻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前线坚守职责所在,相信国内疾控战线每逢疫情皆如此。
“在疫苗研发方面,我们承接了灭活疫苗和mRNA疫苗两个项目。”浙江省疾控中心医师姚萍萍解释道,灭活疫苗工艺相对传统,是将新冠病毒培养后,进行灭活和纯化制备成疫苗。
“在疾控中心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实验室(P3实验室)内,我们需要先分离病毒,再从中筛选出滴度高、适合制备疫苗的株苗。”姚萍萍表示,同时就mRNA疫苗研发,团队也与科技企业开展合作,动物实验从2月中旬便有序进行。
2月15日18时35分,经过近5个小时的封闭操作,浙江省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所副所长茅海燕走出P3实验室,从开水房的热水箱上取下保温了一个多小时的盒饭,并倒了整包萝卜干,算是完成了自己的晚餐。这样的晚餐对于茅海燕以及团队来说,从疫情至今一直持续着。
“疫情暴发偏偏赶上春节,”浙江省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所P3实验室主任杨章女笑称,家里的长辈支持我切换到战时状态,来到杭州帮我带娃,“茅海燕副所长则直接把还在念幼儿园的孩子送往绍兴托老人照顾。”
“就在2月13日,一批新送来的样本需要在2—3天内检测完毕,但工作量是正常情况下的4倍,微生物所的同志们经过讨论提出了个‘合理建议’,即一鼓作气加班完成。”张严峻回想起那夜众人通宵加班的场景,说道,“如果没有他们这样付出,各项工作的完成是很困难的,我真的非常感动。”
87岁“出血热疫苗之父”助阵科研
“我虽年事已高,但脑子的分析能力和实验操作的灵活性,仍然和退休前没有什么两样……决定从今天开始,来中心参与新冠肺炎疫苗的研究,了觧这类病毒的特性,为制备疫苗添砖加瓦。”2月10日,一封请战信出现在浙江省疾控中心主任王桢和党委书记胡崇高的办公桌上。
已在疾控战线奋战四十余载、被誉为“出血热疫苗之父”的朱智勇教授,在几番请战后,得以87岁高龄重返一线,为实验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并将其视作有生之年与“瘟神”对阵的最后一战。
“老爷子是这性格,一旦决定做科研工作,就要全身心投入进去。作为家人和科研工作上的后辈,我们真切感受到了老一辈科学家的作风。这也是晚辈需要继承的。”作为朱老教授的儿媳妇,姚萍萍医师透露——他们父子俩这方面脾气真像。
担任浙江省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所副所长一职的朱函坪教授继承了父亲朱智勇老先生对科研工作的严谨态度。此次疫情中,作为浙江省疾控中心应急科技专项疫苗研发小组负责人,事关疫苗研究的方案他都坚持自己设计确定。
1月30日18时,朱函坪拿到一份病例样本后,19时就进P3实验室做病毒分离,试图获取滴度更高的毒株,尽可能加快疫苗研发的进度。
“但越是想快,我们也越要保持清醒。由于疫苗研发的周期比较长,我们必须尊重科学规律,要经过科学、严谨、安全的研究过程。”姚萍萍认为,社会各界对疫苗研发的进度很重视,国内相关科研单位也都在全力以赴,但创新研发的同时应坚持严谨细致,这一点,在涉及疫苗工作时,一定不能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