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边境监视的“捕食者B”无人机。图源:网络(occupy.com) |
今日视点
当今世界上哪堵墙最具争议?毫无疑问,那就是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力挺的“边境墙”。为了它,美国两党甚至争执到曾使政府停摆。
事实上,除了这堵正在建设的实体墙,美国还在筑起一堵由无人机、人工智能、先进传感器等高新科技构成的“智能墙”,只是它看似无形,存在感低,花费不多,争论较少。但对于维护边境安全来说,无形的墙或许比有形的墙更有效。
日前,美国著名科技媒体“Recode”撰文披露了边境智能墙中的几种神秘装备。
无人机打造“天空之眼”
边境线长,道路崎岖,人力巡逻成本高、漏洞多。“站得高看得远”,使用无人机进行大范围监视,是最容易想到的解决方案。
早在2006年,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就开始使用“捕食者B”无人机在美墨边界巡航。但这种重达4吨的“察打一体”无人机单机成本高达1700万美元,飞行一小时就要耗费1.2万美元,本来应该挂上导弹、效命疆场,用来防范走私和偷渡有点大材小用。
近年来,CBP开始探索使用小型无人机代替“捕食者B”充当“天空之眼”。与“捕食者B”可以大范围巡视不同,这些小飞机主要用来对特定区域进行定点侦察,实时传输侦察视频,帮助巡逻人员锁定、追踪可疑目标。仅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间,CBP的边境巡逻队操纵小型无人机开展了176个小时的飞行任务,根据天上来的情报,逮捕了474人。
近日,CBP宣布将继续采购100套小型无人机系统,主要在美国西南边境试验部署。
人工智能构建“最强大脑”
虽然无人机能够节约巡逻人力,但却需要工作人员盯着屏幕判读视频。众所周知,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快速处理信号和图像,比人类更准确、有效地检测异常情况。
事实上,CBP已经开始使用智能无人机和监视塔,它们中的人工智能软件能够更快地处理来自雷达和摄像机的信息。正如CBP创新团队负责人舒勒所说:“我认为这个星球上没有一个组织不想用人工智能做更有效率的事情。”
美国安都瑞尔(Anduril)公司的监视塔已经在得克萨斯州边境开展试验,帮助CBP在10周内抓获55名越境人员,缴获982磅大麻。据悉,安都瑞尔公司的产品能够自动处理所获图像,无需任何人工输入,而智能算法的介入使其能在采用更低价格摄像头的情况下,实现更精确地识别。
此外,CBP正在与位于硅谷的初创公司同源(Cogniac)开展合作,将其开发的AI图像处理软件用于边境监视。相关试验已经开始,并将探索大范围的部署。
新型传感器充当“敏锐哨兵”
图像仅是信号的一种,CBP还在边境部署了数千个地面传感器,收集相关区域的声音、磁场、地面振动等信息。一旦检测到某个区域的异常活动,比如疑似一群人越过边界等,CBP即向该地派出探员或无人机进一步核查。
但是,之前的传感器存在缺陷,比如流浪的动物及滚落的石头同样会触发警报,换装新型传感器成为必然趋势。
据报道,总部位于加州的量能(Quanergy)公司已经进入CBP的法眼,该公司推出的激光雷达能够对目标进行3D测量与建模。同时,CBP开始测试光纤传感技术,其工作原理是测量光在光纤中遇到振动、应变或温度变化时的后向散射,可以用于探测边境地区的人类活动。
埋在地下1—2英尺的细小玻璃光纤,能够筛选出特定频率的压力波,接收微弱的振动,记录细微的声音。更吸引人的是,该技术可以探测到地下振动,用于发现、打击非法走私隧道。
美国众议员赫德(Hurd)认为,光纤传感器应该安装在整个美墨边境,并与光纤通信技术相结合,为边境地区提供高速互联网接入。
移动数据监测打开“监视天窗”
据《华尔街日报》2020年2月报道,移民和海关执法局(ICE)和CBP购买了一个商业数据库,用于追踪成百上千万的美国手机,而这些机构正在使用它来识别和逮捕位于美墨边境的非法移民。
2019年ICE和CBP的上级机构——大名鼎鼎的美国国土安全部发布报告宣称,可能会从“第三方数据提供商”处获取“商用位置数据”,以便“在入境口岸之间的区域发现某种人的存在,而这一存在表明可能有不正当或非法活动”。CBP购买的位置数据包括被检测设备的匿名ID、位置、时间以及附近有多少其他信号。CBP曾表示,它并没有收集个人身份信息,只需要发现边境上某种人的存在。
但是,CBP还配备了被称为“黄貂鱼”(Stingrays)的蜂窝基站模拟器,只是目前还不清楚是否将其用在了边境地区。“黄貂鱼”模仿普通的手机基站,并从与其连接的手机等设备中提取位置和其他信息。它不仅能探测到移动设备的存在,还能截获文本和语音,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能够发送信息。仅在2010年到2014年间,CBP就花费了高达250万美元用于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