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2月03日 星期一
集中精力,打好科技抗疫攻坚战
本报评论员

    2020年春节,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牵动亿万人心,举国关注,群情焦灼。连日来,“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习近平总书记对疫情防控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时间紧任务重,科技部下发通知,要求广大科研人员迅速行动起来。

    我们看到,有了科研的迅速跟进,从样本中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并检测出病毒全基因组序列,才快速研制出检测试剂盒,疫情得到监控;有了钟南山、李兰娟等医卫界权威专家的解疑释惑,用科学为公众拨开迷雾,我们才感到安心。这既是一场“武装到牙齿”的全民之战,也是一场科研与疫情赛跑的攻坚之战。

    打这场抗疫攻坚战,科研人员要有责任感,主动担当。查明病毒源头和传播致病机理、疫苗研制、不断完善诊疗方案、提高公众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都离不开疾控系统和科研团队争分夺秒的技术支持。一方面,要持续加强对疫情走势的分析研判,及时监测发现新情况,为更有针对性地控制疫情传播提供专业支撑,提高防控的前瞻性和科学性。另一方面,关键要提高医疗救治效果、降低死亡率,依靠科学武器战胜疫情。

    打这场抗疫攻坚战,科研人员要有紧迫感,专注科研。各有关攻关项目承担单位及其科研人员要不受干扰、专注于抗疫前方,把研究精力全部投入到各项攻关任务上来,把论文写在抗疫一线,把研究成果应用到战胜疫情中。要加强全国统筹,联合各地、各方面专家开展研发攻关,强化科研、临床合作,加快临床药物筛选、应用,尽快研制出快速简易确诊试剂、疫苗、有效药物。要对病例诊断、患者治疗等深入研究,及时总结成功救治经验,不断完善诊疗方案并及时共享,加强救治指导,千方百计提高重症病例救治效果,提高治愈率。

    打这场抗疫攻坚战,科研人员要有使命感,淡泊名利。特别要戒除浮躁,避免急功近利,树立大局观念,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以集智攻关、大力协同的方式集结起来,加强有关实验数据、临床病例、流行病学统计等数据、成果的开放共享。无问个体得失,只求为抗疫攻坚贡献一份科研力量。

    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万众一心的努力下,在科技界同心砥砺的攻坚下,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我们就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