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1月22日 星期三
科学系统治理 让高原明珠滇池重放异彩

本报记者 赵汉斌

    暖阳下的滇池,烟波浩渺,白鸥翔集,冬樱盛放。遥望西山睡美人,黛墨如画。

    1月20日下午,正在云南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滇池星海半岛生态湿地,详细询问滇池保护治理和水质改善情况。他强调,滇池是镶嵌在昆明的一颗宝石,要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加强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再接再厉,把滇池治理工作做得更好。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就要求云南“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

    5年来,滇池流域各族干部群众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按照科学治滇、系统治滇、集约治滇、依法治滇的思路,把治理工作向纵深推进,努力擦亮滇池形象,让美丽湖泊重放异彩。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滇池治理进入关键期

    滇池地处长江、珠江、红河三大水系分水岭地带,流域面积2920平方公里,是世界瞩目的高原湖泊,也是我国长江上游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工农业生产用水、调蓄、防洪、旅游、航运、水产养殖、调节气候等多种功能,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宜人气候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

    上世纪70年代,昆明人“向滇池要粮”,大举围海造田,缩减了滇池水域和湖滨生态湿地;80年代,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增长导致入湖污染负荷迅速增加,水体富营养化严重,与滇池自净力减弱的矛盾日益突出,水质恶化到劣Ⅴ类;到了90年代,滇池成为我国污染最严重的湖泊之一。

    “滇池保护治理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攻坚战,犹如滚石上山、逆水行舟。” 昆明市滇池管理局局长付文说,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全市持续抓滇池水生态修复,水质总体企稳向好,目前处于水质改善的转折点和治理的关键期。根据生态环境部水质监测数据,滇池全湖水质2016年首次由劣Ⅴ类上升为Ⅴ类;2017年继续保持Ⅴ类;2018年上升为Ⅳ类,为1988年建立滇池水质数据监测库30年以来的最好水质;2019年滇池全湖水质保持Ⅳ类,水质状况由重度污染转为轻度污染。

    水质提升和污染削减双目标倒逼 治理措施更加有力

    “综合运用工程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控制等手段,我们在主城区及环湖片区建成了5871公里市政排水管网、97公里截污管渠、27座城镇污水处理厂、17座雨污调蓄池,日污水处理规模达到216万立方米。”付文说,环湖截污治污,点源入湖污染大幅削减,实施农业农村面源治理和环湖生态修复,滇池首次出现了“湖进人退”,湖滨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得到恢复,目前有水生植物290种、鱼类23种、鸟类138种。

    此外,昆明市全面深化河(湖)长制,流域河道支流沟渠黑臭水体整治,明显提升入湖河道水质;湖内清淤生态治理,逐步减轻内源污染释放;节水及外流域引水,加快了水质改善步伐。在主城区范围内建成10座集中式再生水处理厂、再生水供水干管约600公里,建成分散式再生水利用设施549座、海绵城市设施项目346个,成功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发挥重要作用,截至去年11月底,累计向滇池补水33.34亿立方米,一池春水动起来,缩短了滇池水体置换周期,水环境大为改观。

    高站位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综合治理初见成效

    水清河畅、岸绿景美,实现人水和谐不是梦。

    云南省水利厅厅长、省河长制办公室主任刘刚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为跳出“就湖抓湖”的格局,近年来,云南省创新思路,提出彻底转变“环湖造城、环湖布局”的发展模式;转变“救火式治理”的工作方式,解决久拖不决的老大难问题;转变“不给钱就不治理”的被动状态,健全完善投入机制,最终实现从“一湖之治”向“流域之治”、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综合施治的彻底转变。

    近年来,当地还不断修订完善《云南省滇池保护条例》《昆明市河道管理条例》《昆明市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等地方法规,制定《昆明市全面深化河长制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完善“四级河长五级治理体系”;全面推行河道生态补偿机制,有效促进了地方主体责任履行、控源截污体系完善和监测系统建立、河道水质提升。

    下一步,昆明市将巩固来之不易的成果,久久为功,努力把滇池打造成生态之湖、景观之湖、人文之湖,把春城建设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示范城市和“美丽中国”典范城市。

    (科技日报昆明1月21日电)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