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1月22日 星期三
备受互联网巨头追捧的 数字中台究竟是什么
视觉中国供图

行业观察

陈永伟

    最近一两年,“数字中台”这一概念突然火了起来。不仅腾讯、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巨头纷纷着力建设数字中台,很多中小型互联网企业也开始在内部引入数字中台。

    与数字中台概念火爆相随的,是中台服务行业的迅速成长。据艾瑞咨询公布的《2019年中国数字中台行业研究报告》,2018年我国数字中台服务市场的规模仅为22.2亿元,但到2022年底,该市场规模有望达179.4亿元。未来,这个行业甚至可能成长为一个千亿元级别的市场。

    那么,如今火爆的数字中台到底是什么?它究竟有何用?企业又该如何建设自己的数字中台?

    中台最早被应用于军事领域

    从渊源上来看,中台其实是个外来概念。在英文中,它所对应的单词和“平台”是相同的,都是platform。由platform的含义,我们不难得知,它的作用主要是连接、沟通。不过,与一般的platform不同,中台是构建于企业内部的,位置处在前后台之间,故而得名。

    最初,中台主要被用在军事指挥上。在现代战争中,军队的单位变得越来越小,不同军种间的微观配合变得越来越频繁,因此传统的指挥模式就不适合这种作战方式了。为适应这种变化,美军率先发明了指挥中台,对前方作战单位进行统一协调。在多场局部战争中,这种中台策略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后来,这种方式逐步被企业学习并采用。

    就笔者所知,在国内企业中,阿里巴巴是最早采用数字中台的。2015年,该集团创始人马云参观了著名游戏公司Supercell(超级细胞)。在参观期间,他被这个仅有200人公司的高效所深深震撼。于是,他决定学习Supercell的做法,对阿里巴巴进行中台化改造,组建了“共享业务事业部”(Shared Services Platform),通过这一部门沟通前端的业务部门和后端的云平台。这次改革极大地提升了阿里巴巴内部各部门间的协调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其内部各部门间在数据、产品等资源的共享。阿里巴巴的这种做法,很快被其他企业所效仿,由此催生了现在的“中台热”。

    从构架上来看,数字中台包含人和物两方面。所谓人,是指居于企业内部,进行部门协调的人员;所谓物,指的是对企业内部业务进行协调的软硬件系统。对于一个完整的中台来说,这两者缺一不可。

    中台蹿红与互联网商业模式有关

    为什么数字中台会突然在互联网企业中火爆起来?究其原因,这和互联网企业的商业模式有关。我们知道,平台模式是互联网企业最乐于采用的商业模式,而采用平台模式会带来几个重要的后果。

    首先,同一个平台企业往往需要面临多个不同的市场,分处在不同市场的业务很可能差异巨大。其很可能导致,不同业务之间的工作人员缺乏沟通,使企业内部合作很难进行,企业合力难以发挥出来。这就需要在企业内部由一个数字中台来实现部门间的沟通、打破部门间的隔阂。

    其次,采用平台模式的企业常会通过“平台包抄”战略,借助在原有市场上的优势进入新的市场。这就意味着企业随时可能“长”出新的业务线,使得原有的组织架构难以适应新变化。面对这种情况,企业当然可以通过调整组织架构来应对,但一般来说,这样做的成本是巨大的。如果采用了中台化战略,那么就可以在维持企业架构稳定的前提下,推进业务不断发展。

    最后,对于多数平台企业来讲,数据都是最宝贵的资源。然而,在传统的企业组织架构之下,企业各部门、各市场之间的数据往往是不流通的,甚至数据的搜集和存储也各有各的规矩,“数据孤岛”现象十分明显。这样一来,企业就很难综合利用自己搜集到的数据信息来进行决策。而在建立数字中台后,企业就可通过中台实现不同部门之间数据的同质化处理,让数据在企业内部流动起来,这样就能大大提升企业利用数据的效率。

    相关投资建设需理性分析

    虽然数字中台概念十分火爆,但作为对企业内部资源进行整合的一种方式,其本身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并非适合所有企业,也不是所有企业都需要建中台。如果有些企业不顾自身实际情况,偏要凑热闹,为建数字中台而建数字中台,其结果很可能适得其反。

    究竟什么样的企业需要建数字中台?

    总体而言,它至少需要满足如下条件:首先,企业的业务范围应该比较广,不同业务间的独立性比较强、沟通难度较大。其次,企业对于迅速反应的诉求比较高。再次,数据在企业的决策中扮演的角色较重,不同部门间的数据隔离现象较为严重。笔者认为,只有满足了上述条件,投入资金去建设数字中台才比较划算。

    那么,企业应该如何建设数字中台?

    笔者认为,对于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公司在推行中台战略时,必须要将顶层设计与底层推动有机结合起来。尽管如此,在建设中台的过程中,如下两项原则是值得重视的。

    首先,企业要有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统筹考虑外部需求环境、业务发展阶段、能力属性以及与组织形态的匹配性,以保证数字中台可以通过较强的执行力来打破部门的藩篱,执行企业决策。

    其次,企业应当充分调动部门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与数字中台形成良性配合,从而保证数字中台的协调效果可以在不同部门体现出来。

    (作者系《比较》杂志研究部主管)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