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科研一线
“呼哧,呼哧……”不到8点钟,记者拨通了时少英的手机,那头传来大口的喘气声。不用问,她一定是在爬山。
这两天,作为冬奥延庆赛区现场气象服务团队队长的时少英格外忙碌。凌晨三点多,她即和同事们起床,负责预报的同事们5点钟会发出第一份天气预报,而她的目的地则是海陀山——2022北京冬奥延庆赛场。
大战在即。1月16日,第十四届冬运会竞速比赛项目开始;2月15日,2022北京冬奥首场测试赛也将在这里举行。“内心很激动,也有点紧张,但对预报还是有把握的。”1月11日,时少英第一次在第十四届冬运会联席会上报告未来几天天气情况。
在气象预报岗位上摸爬滚打了28年,曾经服务过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尽管如此,时少英坦言:“还是冬季奥运会压力更大些。”
压力来自经验欠缺,历史观测资料几乎空白。山地气象预报是世界级难题,时少英介绍,山区地形复杂,尤其是对局地赛区的小尺度天气预报,多数预报员在日常工作中没有接触过,很难建立起预报概念模型。面对冬奥赛事天气预报,预报员原有的预报经验不太灵了,更需关注的是非常规要素预报,像阵风速度要精确到米/秒,对于降水相态的变化究竟是雨、雨夹雪还是雪也要尤其关注。
“以延庆赛区核心区小海陀山上的高山滑雪竞技和竞速赛道为例,赛道垂直落差超800米,同一时间,别说山顶、山腰、山底的天气各有特点,就是同一水平高度,赛道山脊和山沟的气象数据都各有不同。”时少英说。
没有历史资料,一切从头开始。从2017年算起,三年里,时少英已经记不清和同事们爬了多少次山。2017年11月的一天,她们判断当天快中午时会下雪,一早起来就上山等着,10点多时,雪花开始飘舞。“当时风特别大,风卷着雪花,山顶能见度特别低。大家就一路从山顶走到山脚,感受云、风及雪的变化。”时少英说,这样大家对这种天气形势就有了深刻的印象,再结合自身所学山地预报知识,为精确预报打下了基础。
“观天”的不只他们。在张家口崇礼云顶雪场,2022年冬奥雪上项目举办地。2020年1月5日晚,零下20多度,冬奥气象服务张家口赛区团队成员刘华悦和三名同事在等今年首场雪花飘落。当晚,他们要对降雪粒子的形状、雪片大小、降雪疏密程度等进行观测,观测一直持续到次日上午9点多。
彻夜观测,团队成员们发现:“当雪花呈明显六角枝状时,降雪粒子比较大,意味着雪较深、降雪量较大。”记录雪花的形状,有助于在赛时反演雪深,为赛事组委会提供更为精准的决策气象服务。
“同样的降水量,由于降雪粒子形状不同造成的积雪深度各有差异,冬奥会赛时如果出现降雪天气,降雪量和积雪深度若超过一定阈值,某些比赛项目将会被延迟或取消。”团队成员范俊红说。
“竞赛和天气密不可分。”负责北京冬奥会竞赛组织工作的北京冬奥组委体育部副部长杨阳说。他同样服务过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在他看来,夏季奥运会比赛日程定在几点就是几点,而天气预报是冬季奥运会比赛日程编排的决定性因素。
“由于冬季奥运会70%的项目是雪上项目,雪上项目和在场馆里举行的比赛项目有非常显著的差异。运动员和工作人员能否到达赛场,比赛起点是否需要调整,这都依赖于头天晚上和第二天一早气象部门提供的气象数据信息。”杨阳强调。
2018年,在韩国平昌举行的第23届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依靠当地气象服务团队的精准预报,竞赛日程变更达20余次。
“专业、敬业、能吃苦,我对她们有信心。”杨阳说,前段时间,高山滑雪团队在赛区造雪时,她们就给出了精确的预报,如风、降雪等。这样就有助于专家制定造雪方案,像雪和水的比例及从哪个方向吹雪等。
有压力但也充满自信。“因为我背后是强大的科技支撑及强有力的团队。”时少英说。
尽管充满了挑战,过年也不能与家人团聚,但团队成员依然充满激情,乐在其中,只为那同一个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