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1月03日 星期五
泉州:坚守“晋江经验”传家宝 续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本报记者 谢开飞

    创新支撑高质量发展

    在华宝公司智能生产车间,一双白鞋倒放于视觉检测设备中,一旁的电脑进行实时激光扫描,白鞋的轮廓、姿态等数据随即显现并被读取;原先的刷胶、压底等30多道工序,被整合成一条高效流水线,较前可减少用工80%,提高效益25%……

    这是华宝公司与泉州华中科技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合作研发的、目前国内领先的“硫化鞋柔性成型自动生产线”,也是晋江乃至泉州市当前大力推动智能制造、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

    “始终坚持立足本地优势和选择符合自身条件的最佳方式加快经济发展”,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期间,系统、完整总结“晋江经验”的核心内容之一。18年间,践行“晋江经验”,坚守实体经济,泉州市跨入国家创新型城市创建行列,晋江成为首批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城市,正推动产业从品牌规模优势向技术优势转变,为全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探路。

    新旧之思,把传统鞋服做成高科技产业

    利用脚型扫描仪,两分钟内便可完成对足部的扫描,并获取十几项足部三维数据,实现量“足”定制……秉承“把一双鞋当成一个科技产品去做”的理念,安踏从国际行业巨头的代工作坊,成长为与其竞技的国内运动鞋龙头企业,是“晋江经验”的践行者更是受益者。

    “我们创新的商品贡献利润超过60%。”安踏董事局主席丁世忠表示,安踏在美、日、韩等国布局多个研发设计机构,组建国际化的研发设计团队,最新研发的全新氢、冰肤等产品成为企业增长的新动力。

    “晋江经验”提出,“处理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对此,晋江上下始终坚信,“只有夕阳的思维,没有夕阳的产业”,不管是纸片、鞋片还是芯片,只要它有核心技术,有竞争力、市场,就是好“片”。

    据介绍,当地企业已加快布局“智能+”“芯片+”“石墨烯+”等,把3000多亿元产值的体育用品、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激活提升为智能穿戴、高分子材料等新兴产业,市场前景可期。

    多年来,“晋江经验”不仅在晋江,而且在整个泉州市乃至福建省都结出了硕果。得益于民营经济的发展,泉州经济总量连续20多年保持全省首位,晋江、南安、石狮、惠安、安溪等县域经济,连续多年跻身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前百名之列。

    无有之辨,政企合力集成全球创新资源

    在短短的6年多建设时间里,中科院海西院泉州装备所崛起了一支由国际知名专家领衔的“智造人才团队”:从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英国雷丁大学和清华大学等,引进学科带头人及科研骨干100多人,组建机器人与智能系统等科研团队10多个。

    中科院海西院原先以化学研究为主,跨界进入装备制造这一全新领域,底气在哪?“虽无资源,但有‘机制’,‘机制’到哪,资源就到哪。”泉州装备所所长刘海舟揭秘。

    国内有些地区拥有丰富的科教资源,但在与产业结合上却遇到了难题。而在晋江,尽管区域内科教资源匮乏、人才紧缺,却汇聚了中科院泉州装备所、中纺院海西分院等一批国字号科研机构,以及福州大学晋江校区、国科大福建学院智能制造学院等高校,与当地企业实施逾百个产学研合作项目。

    践行“晋江经验”提出“处理好发展市场经济与建设新型服务型政府之间的关系”理念,良好的政企互动正是“晋江经验”的金字招牌。“从之前创品牌到如今谋创新”,晋江出台了推进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若干意见等,加快建设国际化创新型品质城市,形成集成全国乃至全球资本、技术等创新资源,输出标准、品牌等格局,丰富和发展了“晋江经验”,为县域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新样本。

    “建设一流的平台、吸引一流的人才、取得一流的成果。”泉州市委书记康涛为泉州这座“智造名城”指明发展方向。当前,该市正传承“晋江经验”,大力推进人才“港湾计划”,引进建设一批大院大所,并以全球化视野精准引才,聚集了高层次人才团队32个、高端人才1300多名,为实体经济发展筑牢“根基”,稳步推进全市产业转型升级。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