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一碧青海润三江。 新华社记者 吴刚摄 |
这几天,“青海”“外交部”“推介”等关键词占据了青藏高原朋友圈“热搜榜”。近日,以“新时代的中国:大美青海,从三江源走向世界”为主题的外交部省区市全球推介活动在外交部蓝厅举行,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向与会的各国使节和嘉宾代表生动讲述了大美青海的变化与发展。
高原青海,千山堆绣、百川织锦。巍巍昆仑是万山之宗,江源活水是水中“钻石”,高原净土是生物“天堂”,在全国生态安全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生态担当下,如何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理念,全力推进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贡献青海智慧,成为青海省当前及今后最重要的使命。保护好生态,对青海来说既是服务全国大局的需要,也是青海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15年治理 百万亩黑土滩植被增加80%
青海,因水得名,是黄河、长江、澜沧江的发源地,也是亚洲孕育大江大河最多、最集中的地区。7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5000多个湖泊星罗棋布,4200多条河流纵横交错,每年向下游输送600多亿立方米清洁水。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两条河流经大半个中国,最后流入东海和渤海汇入地球海洋,润泽万物生灵;而澜沧江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最后注入南海,进入全球水系,造福邻国人民。
人们用“三江源感冒,全球打喷嚏”形象地比喻了三江源生态的重要性。如此独一无二的生态系统,却一度遭受人为破坏和挑战。黄河发源地——有“千湖之县”美誉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曾拥有大小湖泊4000余个。但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因过度放牧、草场沙化、鼠害等原因,生态跌入谷底,湖泊急剧减少,2004年,90%以上的湖泊干涸甚至消失,扎陵湖和鄂陵湖之间出现断流。
玛多告急、母亲河告急。
黄河源是黄河流域最重要的水源涵养和水源补给区,多年河川平均径流量约200亿立方米,可以为黄河流域提供约37%的水资源量,水质好、产流过程平稳,是名副其实的“黄河水塔”。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副主任薛松贵表示,黄河源区水资源量直接关系着黄河流域生态和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对于黄河流域的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意义。
玛多之痛,唤起了青海省对三江源生态保护的决心。之后的十余年间,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退牧还草、湿地保护、黑土滩治理、生态移民等一系列生态修复措施出台,三江源生态环境逐步好转。
“通过各界的持续努力,三江源区水源涵养量与2004年相比,由每年384.88亿立方米增加到每年408.95亿立方米,增幅达6.25%。黄河源头多个干涸的高原湖泊再现波光粼粼。”薛松贵说。
经过15年治理,如今的三江源区,草地沙化退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各类草地的平均覆盖度增加了11.6%,草地整体退化的趋势得到遏制。特别是以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大武滩和玉树藏族自治州巴塘为代表的百万亩黑土滩治理工程成效显著,治理区内植被覆盖度由不到20%增加到80%。
修复三江源 砸进230亿真金白银
2005年,国家通盘考虑三江源生态退化趋势和生态环境脆弱状况,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给予特殊支持,启动实施了继京津风沙源之后全国第二大生态综合治理工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一期工程),由此开启了山水林草湖系统保护修复的新模式。
当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之时,青海深谙唯有牢固树立生态保护优先理念,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才是青海面向未来的正确路径。
值得一提的是,在总结一期工程十年经验的基础上,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设暨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正式启动,标志着三江源生态保护踏上了新的征程。
二期工程规划治理范围扩大到整个三江源地区,并且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投资之大、范围之广前所未有,对于青海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2016年4月13日,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改革正式启动。
统计显示,总投资230亿元的三江源一期、二期工程,计划实施黑土滩治理1068万亩、封山育林631万亩、沙漠化防治300万亩、湿地保护1660万亩,生态移民1.1万户、5.57万人,建设牲畜暖棚5.14万户、617万平方米,配发户用太阳能光伏电源4.08万户。此外,三江源地区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程的实施,通过修复河道、覆坑平整、回填表土、栽种林草、封育围栏,使57991亩矿区土地生态功能得以恢复,历史遗留环境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三江源国家公园属于江河源头和水源涵养区,是重要的生态工程实施区,大工程促进大保护,这些国家重点项目的实施对遏制生态退化趋势起到了重要作用。
尤其是2019年,三江源地区生态修复力度持续加大。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投入2.42亿元真金白银实施生态保护和建设项目,截至年末,三江源二期、退牧还草、生态修复三项工程,共实施草原有害生物防控1340万亩,黑土滩治理51万亩,湿地和雪山冰川保护50万亩,退化草场改良30万亩,为助力生态修复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从“劫难”到“天堂” 建设生态青海样本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
20世纪80年代开始,三江源腹地可可西里地区发生了一系列震惊中外的事件:数以万计的大批金农涌入无人区淘金。所到之处沙石堆积、河道断流,不仅破坏了地下资源,更使无人区的原始生态系统和野生动物栖息地遭受破坏……在国际藏羚绒制品消费和非法贸易的驱使下,不法分子组成武装团伙,大肆猎杀藏羚羊等珍贵野生动物牟利。
从此,白天机器的轰鸣声和夜间罪恶的枪声打破了可可西里的寂静,劫难降临可可西里。到1998年,青海境内藏羚羊数量不足2万只。
可可西里的劫难,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1989年,中国科学院和青海省政府对可可西里进行了大规模综合科学考察,提出了在可可西里建立自然保护区的可行性报告。与此同时,中共玉树藏族自治州委员会和玉树州人民政府在可可西里毗邻的曲麻莱、治多等县成立西部工作委员会,保护可可西里藏羚羊。时任治多县委副书记、西部工委书记索南达杰在与武装盗猎分子的斗争中英勇牺牲。从此,正义与邪恶较量的枪声在可可西里广袤的无人区打响。
除了人们熟知的“中华水塔”,三江源还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特点最显著的地区,也是青藏高原上重要的生态与物种宝库。在众多国家重点生态工程的推动下,三江源地区退化生态系统得到了一定修复。藏羚羊、野牦牛、棕熊、藏野驴、马鹿、黑颈鹤等野生动物种群数量逐年增加。监测显示,濒危物种雪豹频频出现在三江源,种群数量已过千,三江源被全球学界公认为世界雪豹分布最密集的区域之一;藏羚羊个体数量从20世纪90年代的2万多只恢复到6万多只。此外,三江源地区还发现了欧亚水獭、金钱豹等珍稀濒危物种,黄河源园区监测到了黑狼等稀少物种。
如今,纯净蓝天的映衬下,湖泊波光粼粼,水鸟舞动双翅纵情嬉戏,成群的藏野驴悠然踱步,野牦牛慵懒地觅食,白马鸡灵巧穿梭在丛林中,雪豹、金钱豹、棕熊、藏羚羊、黑颈鹤繁衍生息、世代栖居。
这一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天堂,是青海生态文明建设最直观的典范。
根据最新调查数据显示,三江源地区植被类型有针叶林、阔叶林等9个植被型,可分为14个群系纲、50个群系。三江源国家公园内有野生动物兽类85种,鸟类263种(含亚种),两栖爬行类48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69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有藏羚羊、野牦牛、雪豹等16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有岩羊、藏原羚等35种。雪豹、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藏原羚、棕熊、喜马拉雅旱獭、岩羊等为青藏高原的特有种,其中许多被已列入全球珍稀濒危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