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 雪 通讯员 方 钊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解放军,心情特别激动,这就是我们的军队,我们自己的军队进澳门来了!”1999年12月20日驻澳门部队跨越关闸那一刻,一名澳门市民在接受外国媒体采访时大声说。
“驻澳门部队,感谢有你。”今年7月,澳门广大中学学生罗嘉智参加中学生军事夏令营时写下感言。
20年,驻澳门部队始终牢记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走进60余万澳门同胞心里。
三天三夜战“天鸽”
“我从没想过矿泉水也会那么甜。”驻澳门部队某保障队中士管刘寒说,“有一个小女孩来给我们送水,她就一直拎着水站在旁边,直到我们稍作停顿的时候才怯生生地走上来说:‘各位姐姐,请喝水。’”根据纪律,管刘寒和战友们本该婉言谢绝,但看到小女孩被袋子勒得发白的小手,她们接受了馈赠。
2017年8月23日,澳门遭遇53年以来最强台风“天鸽”,偏逢天文大潮,暴雨倾盆,海水倒灌,树木倾倒。澳门城区处处告急,特别是澳门半岛北部老城区,大量民宅、商铺被淹。市井繁华街巷成了垃圾场,高温潮湿环境下散发着恶臭,疫情风险持续上升。
41名女战士每人背起30多斤重的消毒药水,沿街喷洒。管刘寒和战友们坐在地上休息时,匆匆啃苹果的场景,被澳门网友抓拍,迅速从澳门“火”到全国。沾满污泥的作战靴和姣好清丽的面庞形成强烈反差,管刘寒成了网红“最美女军人”。
这是驻军首次在澳门出动实兵遂行任务。接到协助特区政府救灾的命令后,10分钟完成紧急集合和战前动员,半小时之内,千名官兵全部投入救灾行动。主要兵力集中在十月初五街、河边新街、提督马路等受灾最严重、民众最期盼的区域,兵分多路,顶风雨,冒酷暑,手抬肩扛,锹装车运。
垃圾清理一遍,卫生清扫一遍,街巷清洗一遍。“一开始大家都不屑戴口罩,后来没办法都戴上了。这边街区是卖海味的,泡水之后的臭味,熏晕了好几个战士。”驻澳门部队保障部部长高志军说。
大街小巷,澳门同胞送口罩、送水、送食品、送胶袋,与解放军们在一起。救灾历时三天三夜,驻军清理街区107.6万平方米,截锯拉运树木680棵,运送垃圾700余车。
战士走出去,市民走进来
在凼仔军营军事展览馆多功能厅,战士们向记者展示了15万澳门同胞的签名致谢——17本厚厚的签名册分别一字排开,密密麻麻的签名和精心制作的照片,承载了“天鸽”过后澳门同胞对解放军的感谢和认同。
“今年军营开放日我发现,升旗时奏唱国歌,几乎所有人都在唱,连抱在怀里三五岁的孩子都咿咿呀呀跟着唱。”驻澳门部队某保障队上士张岩看到那一幕时,心中热流涌动。据他观察,前几届军营开放日活动并没有多少人会唱国歌。现在,“五一”军营开放已经成了驻军一张闪亮的名片。每年派票时,天还没亮就有市民搬着板凳排出百米长队。
同样受欢迎的,还有2014年正式对外开放的军事展览馆,这也是我国首家境外国防教育基地。军事展览馆分为驻军军史馆和解放军历史陈列馆,文工队全体女兵都是解说员。她们每周都会接待一两批澳门市民,有不少“全家总动员”,从七八十岁的长者到几岁孩童。开馆近5年来,共有12万澳门市民参观。
驻军还组建了战士业余文工队,走进澳门大学,走进中学小学,走进街坊社团,举办“中国故事”文化联谊。“首次在澳门大学演出,我们担心观众会不会很少,甚至有人开玩笑说要不要自带一些观众,然而大幕拉起的那一刻……”管刘寒说,不仅座无虚席,过道上都站着人。演出结束时,所有观众起立鼓掌,很多人热泪盈眶。
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荣誉会长吴仕明说,他在澳门生活了82年,亲历回归带来的巨大变化,看了驻军的作品,对国家、对民族、对澳门的前景更有信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