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
童旭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将创新放在新发展理念的首位,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就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发生历史性的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
湖南,在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地图”上,占据重要战略位置,是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的创新发展寄予厚望。2013年11月在湖南考察时,要求湖南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实施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及早转入创新驱动的轨道上来;2016年3月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湖南代表团审议,要求湖南创造性开展工作,“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2018年4月在岳阳考察,作出“继续做好长江保护和修复工作,守护好一江碧水”的重要指示。
湖南科技战线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落实湖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各项部署,切实扛起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
我们坚持对接国家战略布局,强化战略科技力量。超级杂交稻技术不断突破,国家生物种业技术创新中心启动平台化实质运作;研发超级隧道智能装备、超大直径掘进装备,为川藏铁路等国家重大工程的顺利推进提供关键支撑。
我们坚持以创新型省份建设为统揽,打造内陆创新高地。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构建“三谷多园”布局,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岳麓山大学科技城、马栏山科技与文化融合示范基地、郴州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耐盐碱水稻等国家战略平台布局湖南,3个国家创新型城市、8个国家级高新区、12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3个创新型县市等多极多点支撑,全面创新格局加速形成。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增量提质”、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等专项行动,近3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高企数量、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4%、40.1%、16.8%。
我们坚持“三个面向”,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围绕20条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顶层设计、主动布局重大科技专项和“卡脖子”技术攻关项目。围绕湘江母亲河治理“一号工程”,攻克并推广重金属废水生物处理等关键技术。实施出生缺陷协同防治等重大专项,构建全覆盖的临床医学协同创新网络,更好服务重大民生需求。创新科技特派员制度,打造成建制、对口帮扶的科技专家服务团,对122个县市区全覆盖,促进长株潭优势创新资源向基层一线辐射,彰显“精准扶贫”首倡地的责任担当。
我们坚持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以科技“放管服”引领体制机制创新。科技计划实行“三分离”“五统一”、全过程痕迹化的管理模式。出台科研经费管理“二十条”,推进“四减”,实施九项减负行动,为创新主体松绑赋能。3年完成科技奖励《办法》等4部地方性法规的修订、制定。推进科研院所转制改革,探索以知识产权运营为纽带的成果转化模式。去年10月,湖南还成功获批建设创新型省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真抓实干成效明显,近3年两次获国务院通报表扬。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科技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把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同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思想论述,与对湖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结合起来,转化为深化改革攻坚、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的思想自觉和坚定执行力,体现在为科学谋划“十四五”全省科技创新布局、抓好当前各项工作的具体行动,不断为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贡献湖南力量。
未来,我们做好几件事。一是以建设创新型省份为抓手,深入实施“科技+”“+科技”,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全面创新。二是紧扣产业链,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前沿领域部署。三是以科技文化融合和产教研融合为重点,推动“两山两区两中心”建设,做好长株潭自创区空间扩区,培育更多“国家队”,更好发挥科技创新基地的辐射带动效应。四是健全科技创新激励政策体系和全链条的创新服务体系,增量提质高新技术企业,大力培育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主体,深化科技金融结合,优化创新生态。
(作者系湖南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