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广东省有8个古遗址入选。其中,位于广东省郁南县的磨刀山遗址和位于广东省英德市的青塘遗址,这两个遗址的发掘工作都是由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田野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刘锁强主持的。这两个遗址还分别入选了2014年度、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纷至沓来的荣誉,近年来让刘锁强成了圈内的“名人”。很多人都来请教这位考古“锦鲤”:你运气这么好,有什么秘诀吗?
“当然有,那就是,要脑勤、眼勤、手勤、脚勤。做考古,最忌心浮气躁,得拿出甘坐10年冷板凳的决心。”刘锁强对科技日报记者说,从事考古发掘工作,不能坐等“天上掉馅饼”。所谓的运气,其实是多年的学术积累和系统的课题规划。“做考古最重要的,是要有情怀、耐得住寂寞,踏踏实实地坚持与努力。”
发现改写广东古人类历史
“青塘遗址属于旧石器晚期至新石器时代初期的过渡阶段,距今25000年至10000年左右。”谈起自己的成果,刘锁强变得健谈起来。
1959年,青塘遗址已被发现。2013年,刘锁强来到青塘遗址进行复查,发现洞穴遗址破坏情况较为严重,但仍有值得深入研究的价值和潜力。2016年,他联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向国家文物局提交申请,对青塘遗址进行主动性考古发掘。
“我们团队的运气不错,开始发掘后的第一个月,就在青塘遗址黄门岩1号洞地点发现了青塘少女。”刘锁强介绍道,当时,考古队员发现了一具无头颅的古人类遗骸化石,后经测算这个墓葬距今已13500年,死者是一位年龄在14岁至18岁的少女。
随后,刘锁强率队又在青塘遗址黄门岩2号洞中发现了距今约17000年前、广东地区最古老的早期陶器。“陶器的使用,证明当时人类制作工具的能力和生活水平,较更早时期已有明显提高,其发现的年代也确认了我国陶器最早出现于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省的‘环南岭地带’,这一发现改写了广东古人类活动的历史。”他说。
“考古不能光讲运气,运气是建立在动手的基础上。”这是刘锁强常挂在嘴边的话。
“现场工作时,刘老师的手常被铁锹磨出一堆泡。”刘锁强团队成员对记者说,每次进行考古发掘前,刘锁强都会去现场提前踩点,筛选出合适的挖掘位置,再让大家开始勘探。“所有的成绩,都是刘老师带着大家一铲一铲挖出来的。”
让新技术切实起到作用
在史前时代,由于缺乏文字记载,研究人员要想研究那时的人类活动,多数时候只能从出土文物中寻找“蛛丝马迹”。
“依据文物来研究人类历史,是考古工作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在考古现场发现的文物,多数破损情况很严重,如何才能最大程度地恢复其原貌?在某种意义上,进行考古发掘也是一种‘破坏’,现场操作有时会给遗址带来不可复原的影响,如何才能保留尽可能完整的考古信息?”刘锁强说,从2014年起,他想到利用三维重建技术,将其与田野考古法综合运用到工作中。
刘锁强向记者介绍,三维重建指对三维物体建立适合计算机表示和处理的数学模型,也就是在计算机中展示考古现场与出土文物的虚拟版本。
“要让新科技切实起到作用,而不能赶时髦,更不能生搬硬套。”为此,刘锁强花费了大量时间,去试验、摸索,怎么才能让三维重建技术更好地辅助考古工作。
在磨刀山遗址发掘工作中,刘锁强首次实地尝试三维重建技术。“通过建立三维模型,我们提取了整个区域地理环境的三维数据,在此基础上,我们又重建了考古发掘过程,并对遗址堆积过程进行了模拟重建。”他说。
做好坐10年冷板凳的准备
“我从小就喜欢历史,读的历史书特别多。”刘锁强回忆道,自己从小就对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本科时却读了行政管理专业。
后来,执着于心中所爱的刘锁强,考研时“转投”考古专业。2004年,他考上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07年毕业后便来到广东,开始了一线田野考古工作。
彼时,刘锁强的科研方向——旧石器时代的考古研究,在广东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毕业时,曾有人问我,你去那儿干什么,这不抓瞎吗?我反而觉得,一片空白就意味着机遇,只要努力,总会找到突破的机会。”他回忆道,刚到广东时,自己的研究进展缓慢,也曾因此迷茫、失望过,“但不要紧,我已做好坐十年冷板凳的准备”。
不过,即便坐在冷板凳上,刘锁强也能从工作中发现乐趣。
在他眼里,于田野山林中考古,面对的是最纯净的自然,这种纯粹的诗情画意是坐在办公室里的工作没法比的。“田野考古有种独特的魅力,那就是,这项工作蕴藏着巨大的不确定性。”他说,“你永远不会知道,你将面临的是惊喜还是失望,这也挺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