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3日 星期三
科技黔军 主战场上显身手
——写在2018年度贵州省科技奖励大会召开之际

    本报记者 何星辉

    区域发展,关键靠科技创新,而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人。没有前赴后继的攀登者,科技之花就不可能美丽绽放,科技战场也不会有“百舸争流”般壮哉。因此,用一个隆重的仪式,以科技的名义向这些奋战在国民经济主战场上的攀登者致敬,既是尊重,也是激励。10月24日,贵州省科技奖励大会将在贵阳召开。届时,一批科技先锋将亮相在媒体聚光灯下,接受来自官方的褒奖。他们都长期奋战在贵州科技第一线,手持科技利器,脚上沾满泥土,在贵州的国民经济主战场上大显身手。鲜花和掌声,理应送给这些可爱的科技人。

    一年一度的科技奖励大会,既是对贵州科技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更为贵州科技发展提供了一次检阅的机会。5大奖项、115项奖励,鲜有“石破天惊”之效,却个个都充满“贵州特色”。贵州这个科技洼地的奋力突围,为西部地区的科技创新,提供了一个鲜活的观察样本。

    特色创新 黔地代有人才出

    作为贵州科技界的最高荣誉,最高科技奖一般颁给在科技前沿取得重大突破并对贵州作出特别重大贡献的科学家。2018年度贵州省最高科技奖的获得者,分别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克俭和贵州省地矿局总工程师周琦。

    现年86岁高龄的马克俭,40多岁才开始真正从事空间结构研究,一生致力于“用最少的钱盖最好的房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内的空间结构研究主要以钢网架为主,但大跨度的建筑使用钢结构建造成本很高,马克俭从贵州山区的实际出发,在多种新型钢筋混凝土空腹结构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成为全国同行业中首屈一指的建筑专家,其研究成果频频应用于全国各地的高楼大厦中,节约工程成本上亿元。

    周琦是贵州首位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获得者。长久以来,锰矿是南半球的“特产”,我国一直戴着“贫锰”的帽子。数十年来,周琦只做了一件事——找锰矿。他不迷信国外的权威理论,在长期的野外实践中,创新性地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锰矿成矿新理论,并据此在贵州铜仁探明4个世界级超大型锰矿床和中国第一个特大型富锰矿床。贵州由此成为全国最大的锰资源基地,从根本上扭转国家锰矿依赖国外进口的局面。

    获奖实至名归,两位科学家的创新成果,都深深打上了“贵州特色”的烙印。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要科技创新。而欠发达地区的科技创新之路,未必都石破天惊,却一定是扎根于地方的特色创新。从这点上说,最高科技奖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检阅贵州科技创新的机会。躬耕蔬菜科研第一线的李桂莲、终结燃煤型地氟病的官志忠、潜心缩小西部数字鸿沟的谢晓尧……往昔光荣榜上那一个个闪光的名字,无不是贵州科技局部突破和差异化创新的最佳注解。 

    聚焦需求 主战场上竞风流

    2018年获奖的项目亮点纷呈,70%出自大扶贫、大生态、大数据和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领域,均是针对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和发展瓶颈问题,彰显了聚焦主战场的科技担当。这与近年来贵州科技创新“三聚焦”的做法一脉相承。“聚焦同步小康、聚焦重大需求、聚焦国民经济主战场”,科技创新舍我其谁?

    聚焦重大需求是关键。正是在解决需求的过程中,科技作用得以凸显,科技工作者的价值得以彰显,社会经济也由此取得长足发展。

    绿水青山的贵州,欢迎绿色防控,规模庞大的茶产业,更是拒绝高毒有机磷。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的绿色防控项目颇具代表性。历时14年,贵州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宋宝安带领团队研发出取代高毒有机磷的“绿色农药”,实现“以虫治虫”的生物防控目标,为贵州700万亩茶园画了个“生态圈”。

    为贵州著名苗药材头花蓼建立起优质高产核心技术体系,3年种植近4万亩,实现利税2.83亿元;在贵州率先提出并开展蔬菜高效种植技术研究示范,优化不同季节栽培技术并组装配套,8年示范推广242.37万亩次,新增纯收益33.3亿元;针对难处理的碘资源回收与循环利用问题,将无序耗散且污染环境的碘资源变成人类可用资源,改变了世界碘工业的生产格局,产值超千亿元……5大奖项、115个获奖项目,在贵州大地上勾勒出了一个个动人的科技场景。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贵州省的科技工作者主动出击、精准发力,奋力书写出一个个精彩的科技篇章。

    放眼贵州 且看勇者攀高峰

    一个可喜的现象是,在2018年度获奖项目的第一完成人中,45岁以下的占到38.3%,46岁到55岁的占到41.7%,这充分显示出,中青年科技人员已成为贵州科技创新的主力军。越来越多的企业在科技奖励大会中“登台亮相”,在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获奖单位中,企业的占比达到了40%,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日益凸显。

    其实,每一次的科技奖励大会,既是对过往科技成果的盘点和总结,更将激励越来越多的后来者勇攀高峰再出发。

    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的当下,作为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的贵州,为科技工作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脱贫成了一场“输不起的攻坚战”,贵州对科技创新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和强烈,唯有呼唤更多的科技工作者,聚焦实体经济,把科技成果应用到发展实践中,贵州经济社会的发展才能插上腾飞的翅膀。

    贵州一直在努力。只是,和发达地区相比,“家底薄”依然是贵州一个令人尴尬的事实。在这样的基础之上,贵州科技如何实现局部突破和洼地崛起?答案在坚持一个“破”字,以开放的体制机制,因地制宜、先行先试,逐步摸索出一条属于贵州特色的科技强省之路。

    大数据战略行动,为加快建设数字中国贡献了贵州智慧,也提供了贵州方案。在全国率先推出的技术榜单制,“把需要的关键核心技术张榜出来,英雄不问出处,谁有本事谁就揭榜”,两年来,18个技术榜单引来各路英才踊跃“竞榜挂帅”。

    贵州省科技厅厅长廖飞说,唯有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两轮驱动”,在体制机制上破题放活和自我革命,由“路径依赖”走向“模式创新”,才有可能在“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地方,打开“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局面。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