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8日 星期五
福建:探索科特派“双跨”服务新模式

科特派20年

本报记者 谢开飞

    在我国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发源地——福建南平,福建省科特派、中科院海西院吴立新团队联合海源新材料科技公司组建了工程研究中心,使其产品性能比原先欧美公司专用材料提高了20%、成本则降低了10%,为打造亚洲最大复合材料生产基地奠定了基础……

    这正是科特派机制灵活优势的充分体现,当前福建省正大力推动科特派服务领域,从单一农业生产向农业全产业链转变,从仅仅服务三农向二三产业延伸;科特派选认对象,从本省向省外乃至境外拓展,探索出一种新型科特派跨领域、跨区域服务模式,形成推动农业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生动局面。

    10月14日,福建省委书记于伟国在南平调研科特派制度时强调,要坚持新发展理念,把科特派制度坚持好、弘扬好,不断丰富拓展提升,让它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搭建平台,打通产业创新“全链条”

    真姬菇工厂栽培单产由400克左右提高到500克以上,单袋产量提高了20%以上;银耳单袋干重由原来的90克提升到120克……短短几年间,食用菌大县福建古田的食用菌技术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

    2013年4月,针对菌业科技和加工水平不高等问题,福建农林大学和古田县政府共建古田菌业研究院,由福建省食用菌产业重大农技推广服务体系首席专家、福建省科技特派员胡开辉担任院长。

    该院以福建农林大学科研成果为依托,下设产品检测中心、应用基础研究中心、百亩中试基地等“七中心一基地”,导入技术、管理等,形成了“全链条”科特派团队服务,与大野山公司和建宏公司等企业合作、对接,加快当地示范推广真姬菇、银耳等栽培关键技术的步伐。

    “新形势下,农业生产方式已由单一的传统生产,逐渐向产业化、规范化、品牌化发展。”福建省科技厅副厅长林岿然告诉记者,科特派制度植根三农,必须准确把握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时代特征,明确跨界拓展方向,在产业链各环节开展创业服务,通过将创新平台建在田间地头,打通科技兴农“最后一公里”,支撑引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目前,福建已建设食用菌、竹加工等国家和省级科特派创业产业链13条,国家级星创天地40多家,培育出“中国锥栗之乡”“中国竹子之乡”等20多个地方品牌,推动了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增值和品牌化发展。

    突破瓶颈,推动“三产”协同发展

    在人们印象里,科特派的服务领域似乎终究离不开农业。然而,在福建走过20年历程的科特派,正通过承担重大项目、专家服务基地等,从农业向第二、三产业延伸,推动“三产”协同发展。

    对此,福建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处处长李坚义解释说,当前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一二三产业加速融合。在此背景下,福建不仅选认农业领域的科技人才,还积极选派一批工业和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人员到农村创业与服务,着力壮大县域主导产业,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在海洋资源大市福清,针对国内微藻产业技术发展瓶颈问题,福建省科特派、福建师范大学教授陈必链率领团队,对接国内行业龙头企业新大泽螺旋藻有限公司,长期驻守在生产与技术研发一线,携手企业承担10多项国家、省级重大科研项目。近3年来,在项目推动下,双方共建年产藻蓝蛋白20吨的生产线,新增销售额9亿多元,相关成果获得2017年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跨区域服务,从本省向省外甚至境外拓展

    在福建宁化县民富果蔬专业合作社,困扰瓜农多年的哈密瓜裂果以及关键病虫害防治难题,终于有了“破题”方案!

    原来,在上海市嘉定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从事西甜瓜研究推广工作的张旭,借助科特派这一机制,跨省为合作社提供服务。他系统地开展了哈密瓜大棚土壤改良技术、裂果防治技术等应用推广,提升了合作社哈密瓜的种植水平。

    “目前,哈密瓜亩产增幅30%以上!”张旭介绍,通过引进耐热早熟哈密瓜新品种“华蜜1001”种植,合作社形成了“春季哈密瓜—夏季哈密瓜—草莓”的3茬轮作模式。如今,合作社已申请通过了绿色农产品质量认证,促进了宁化哈密瓜产业发展。

    采访中,和张旭所言的这项技术同样引人注意的是他的身份。这位上海的专家怎么就成为福建的科特派了?梳理福建省认定的省科特派名单,像张旭一样,还有来自陕西科技大学的马兴元教授团队、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北京林机所法人科特派团队等省外科技人才、团队。

    “这正是福建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又一创新举措。”福建省科技厅厅长陈秋立说,面向新时代乡村振兴发展的实际需求,在做好选认省内科特派的基础上,争取从省外高校、院所,吸引一批技术水平高、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科技人员,到福建基层创新创业中来,引领和带动乡村振兴。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