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5日 星期二
福建造血式援宁 打造一支带不走的科特派队伍
福建省科技特派员林戎斌(右)调研宁夏双孢蘑菇栽培情况 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谢开飞

    深秋,宁夏彭阳县长城村,闽宁现代食用菌科技示范园温棚里,福泰菌业负责人祁登荣正指导当地菇农注意防寒防冻。“气温骤降,易导致杏鲍菇长畸形,体型纤小,影响收益。”祁登荣说。

    以前也曾为这类难题发愁的祁登荣,如今缘何也能上阵“把脉问诊”?这得益于福建省科技特派员、省农科院土肥所林戎斌副研究员的帮助。如今他不仅成为园区技术带头人、科特派,还先后手把手带出了20多名科特派参与食用菌产业开发。这个由福建与宁夏共同投资兴建的示范园,也发展成为宁夏现代化程度最高、规模最大的食用菌产业示范基地。

    把祁登荣与林戎斌连在一起的,是一场跨越23年、3000多公里的闽宁扶贫行动。“福建充分发挥科特派‘机制活’的优势,选派一批以优秀科特派为代表的专家团队,把沿海地区的先进理念、技术、项目等带到宁夏,为当地培育、打造一支带不走的技术带头人、科特派队伍,探索新时代‘造血式’扶贫的科技援宁新路子。”福建省科技厅厅长陈秋立说。

    从教技术到建平台 培育扎根当地的技术能人

    西海固,宁夏南部山区,中国14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彭阳县便是其中典型贫困县之一。改变当地农村深度贫困面貌,不能仅靠“输血式”的资金帮扶,怎么办?“要有一个产业、一个平台,和一批扎根当地技术能人。”福建援宁专家们为此进行了孜孜探索。

    “发展食用菌,菌种是关键”,2011年,林戎斌协助彭阳县建成宁夏首家食用菌研发机构——六盘山食用菌研究中心。随后,他又和彭阳县科技局共同争取省区市县经费1000多万元,建成了闽宁现代食用菌产业科技示范园和大学生科技特派员农村创业基地,引进适合宁夏南部山区的食用菌规范化栽培技术,实现工厂化周年生产食用菌。从2006年11月至今,林戎斌等专家共培训农业技术员、科特派、农村优秀实用人才等1500多人次,成为彭阳食用菌产业的中坚力量。

    “以前,我们当地老百姓的观念是,遇到一些困难,就想着妥协、放弃,但福建来的专家带来先进理念、技术,让我们有了‘定心丸’。”祁登荣说。在林戎斌等福建援宁专家的指导下,祁登荣、陈凯章等带头人、科特派掌握了多项食用菌栽培实用技能,运用福建菌业先进的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理念,带动一批贫困户走向致富之路。

    为解决宁夏产业和技术发展的瓶颈问题,今年4月,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与宁夏农林科学院签订闽宁食用菌研发中心共建协议,双方将共建闽宁食用菌种质资源库。同时,该院成立了一支由院长翁启勇、副院长余文权牵头,由果树所、土肥所等50多位专家组成的助力服务专家团队,投入经费400多万元、支持项目20多项,助力固原“四个一”(一棵树、一株苗、一枝花、一棵草)林草产业工程建设,以实现“山绿民富”。

    从单兵作战到团队帮扶 让宁夏“披金”荒漠“变绿”

    园艺村成立菌草蘑菇协会,发展订单式菌菇种植业,走“协会+基地+公司+菇农”路子;武河村村民组建菌草专业合作社,常国国、刘剑祥等多位农民因种双孢蘑菇而脱贫致富……位于贺

    兰山东麓、永宁县西南部的闽宁镇“一村一品”初步成型,特色种植产业等成果喜人,成为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典范。

    “在福建省的支持下,福建农林大学指导帮助闽宁镇搭建温棚、传授技术,培育发展起了全镇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产业——菌草产业,闽宁镇走上了依靠特色产业增收致富的新路,也为黄河流域生态治理探索出一条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结合的新路。”当地扶贫办工作人员说。

    菌草生命力强,可作牧草、板材,防风固沙等。此前,“以草代木”栽培食用菌仅见南方,宁夏气候干燥,能否“南草北种”?1997年4月,菌草技术发明人、福建省首批科技特派员、福建农林大学林占熺教授带着6箱草种来到宁夏闽宁村(现为闽宁镇),带领团队经过艰苦攻关,利用菌草培育出与当地水土相符的“本土蘑菇”。首批参与试种的农户当年收入超过2500元,是种菇前人均收入的7倍多。

    20多年来,作为闽宁对口帮扶的重要项目,林占熺团队在闽宁镇建起菌草技术扶贫示范培训基地。依托该基地,福建农林大学先后派出300多名专家和技术骨干,为宁夏15个县市区提供技术培训、菌草菇生产示范等,推动了宁夏首个扶贫产业——菌草业的发展:共培训菇农4.8万多人次,带动菇农平均增收6000多元,累计新增产值2.6亿元,为宁夏留下60多名本土科特派。如在彭阳县,大学生科技特派员张迪成立了万绿康菌业科技有限公司,走上标准化生产道路,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不但要为宁夏“披金”,还要让荒漠“带绿”。如今,在宁夏固原开展“四个一”林草产业工程建设中,福建农林大学牵头相关单位开展科技助力工作,组建草畜、生态林和生态文明等6支专家团队,先后派出300多人次专家赴固原开展技术服务,提出“一屏一带一线三区五城”布局规划和生态旅游、中药材、食用菌等四大融合发展产业,遴选30多项新技术新品种在固原试验示范,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

    从项目输血到人才造血 闽宁科技合作助力高质量发展

    在宁夏园艺产业园、白芨滩林场等示范基地里,无论是在大棚中还是荒漠里,其蔬菜、牧草等都枝粗叶肥、果实累累,与一脚之隔的荒漠地带景象截然不同。原因何在?这得益于科技特派员、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尹应武教授团队与宁夏大学合作开发的新技术和新产品。

    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60多万平方公里,成为当前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面对这样一个世界性难题,尹应武团队与宁夏大学曹兵团队合作,在白芨滩林场进行了生物基材料固沙试验,以及利用生物基土壤调理剂在石嘴山前进农场进行盐碱地水稻应用试验;与宁夏大学苏建宇团队合作,充分利用秸秆和枝条等废弃生物质资源,开发多功能、保水保肥新型生物基肥料,使“荒漠变绿洲”。目前,该团队正在筹划建设万吨级水性生物基材料生产基地,重点聚焦荒漠牧草经济。

    这是“宁”“厦”合作取得的喜人成效之一。宁夏大学和厦门大学是闽宁合作对口院校,长期以来,双方通过项目牵引,柔性引进东部人才、技术资源等,打造了一支坚持不懈培养人才、源源不断产出科技成果的队伍。

    福建省科技厅副厅长游建胜表示,将围绕宁夏农业“1+4”特色产业和地方精准脱贫产业科技需求,通过共建研发平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专业人才培训培育等多种形式,发挥科特派、专家团队等派驻单位的科研成果资源和人才技术优势,加快农业高新技术应用转化,推动从“项目输血”到“人才造血”精准扶贫转变,打造一批闽宁科技合作新样板,助力宁夏高质量发展。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