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优势品种京农科728在邯郸市曲周县召开现场观摩会 |
历史走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京津冀协同发展为三地建设现代农业指明了方向,也为三地农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契机。
本报记者 蒋秀娟
通 讯 员 张 卫 黄 正 马明远
“力争到2020年,京津冀现代农业协同发展取得显著进展,京津农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河北部分地区、部分行业跨入农业现代化行列。”说起三年前出台的《京津冀现代农业协同发展规划(2016—2020年)》,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院长李成贵有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精辟阐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思路。作为京津冀农业领域的“老大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该如何定位和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之路该如何走?一直以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都在探索和实践这个问题。
“北京农业科技创新资源丰富,天津农业研发转化能力突出,河北省承接先进农业技术转移潜力巨大,三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地方政府对农业协同创新需求迫切,有条件率先探索出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京津冀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的发起人之一和理事长,李成贵表示,“历史走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京津冀协同发展为三地建设现代农业指明了方向,也为三地农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契机,有助于我们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为了进一步助推京津冀现代农业协同发展,从2016年开始,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通过院创新专项已累计支持部署院级京津冀创新项目40余个,经费近7000万余元,为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在农产品优质安全、节水农业、农业生态、资源高效利用、智慧农业等领域自主开展协同攻关和试验示范提供了基础保障。
优势互补,共建创新联盟
201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要抓紧开展试点示范,打造若干先行先试平台。这意味着京津冀地区政策互动、资源共享、市场开放被纳入到体系化、全局性设计中。
2016年6月17日,对于京津冀三地的农业专家们来说,是一个难忘的日子。
这一天,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天津市农业科学院、河北省农林科学院三方共同发起,联合京津冀地区农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涉农企业及相关中介服务部门成立了京津冀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就区域科技发展规划、重大科技示范工程、科技创新平台及研发布局等重大问题进行统筹谋划,共绘京津冀协同发展新蓝图。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京津冀三地的农业科技要素布局及组织方式、运行机制与《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要求有些差距,京津冀农业创新主体之间缺乏有效合作模式,区域创新资源缺乏整合,存在信息不对等、交流不充分、合作不深入等问题,综合性重大成果少,成果转化效率低,已经影响了区域整体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能有效承担起科技支撑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的责任和使命。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对接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建设和京津冀农业科技创新重大需求,引领支撑京津冀农业转型升级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京津冀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应时而生。
随着联盟的影响力和显示度不断增强,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积极发挥理事长单位作用,按照“创新引领、需求驱动、目标导向”的原则,陆续吸引了72家成员单位,通过不断拓展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支持成立了京津冀农业资源环境、农产品质量安全、果蔬有害生物绿色防控、盐碱地生态植被修复4个联合实验室和“京津冀果树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分支联盟等多层次创新平台,着力打造引领区域农业发展的科技着力点。
围绕目标,找准自身定位
“大白菜单粒播种、简约节水种植技术的示范应用,相较传统模式用种量减少了80%、节水30%、省工50%、亩增效益500元,经济和生态效益显著。”在河北石家庄市农科院的赵县基地,基地负责人对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的专家竖起了大拇指。
据了解,这里共示范展示了瓜类、茄果、叶根菜等16大类931个蔬菜优良新品种,以及大白菜种子丸粒化技术、番茄膜下灌溉技术、封闭式无机基质栽培技术、椰糠限根栽培技术、潮汐式育苗节水技术等创新成果,成为京石区域创新合作的模板和亮点。
类似这样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实践,正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各个院所积极开展。2016年,为了更好地落地实施《京津冀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发展规划纲要》,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院长李成贵、副院长王之岭带队赴河北省进行考察调研,围绕区域现代农业调结构转方式和三农发展科技需求,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依托联盟平台打造了石家庄市农林科学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创新基地”“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承德分院”和“12396北京乡村振兴科技服务热线雄安示范基地”等一批区域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桥头堡”,加速了创新成果的集成应用。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科研管理处处长杨国航介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已在京津冀70余地开展了创新成果的展示示范,并在张家口、唐山等地建立了6个专家工作站,以专家组团服务的方式与龙头企业、特色产业结合,促进了京津冀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比如在河北张家口沽源优质蔬菜专家工作站,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裕农公司、河北北方学院以及沽源县当地农业部门分工协作,初步形成了“政府+企业+科研院校+基地农户”四位一体的合作新模式,未来3年将完成示范面积1000亩,辐射周边5000亩。
同时,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结合多年来在现代农业发展方面积累的技术、成果和经验,做了一整套的部署和落实。2019年,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制定了《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提升农业科技“协同篇”工作方案》,内容包含创新区域协同模式,与区域内科研院所、涉农企业、三级推广体系对接,对口援助与帮扶,区域共性、关键性农业科技重大需求和重大任务凝炼,发挥联盟作用等13项重点工作任务,以高标准做好顶层设计,进一步提升京津冀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建设水平,做大做强区域科技协同创新。
援建雄安,协同创新落地
今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进一步提出,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采取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制定有针对性的引导政策,同雄安新区、北京城市副中心形成合力。“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积极落实总书记指示,充分发挥区域农业科技创新资源优势,引导人才、资本、信息等向雄安新区聚集,积极融入参与到雄安新区的建设中来。”
为了更好地支撑雄安新区建设,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与河北安兴县科技局在白洋淀合作共建了“12396北京乡村振兴科技服务热线雄安示范基地”,通过基地挂牌、制度上墙、信息化服务设备配备,将北京12396的优质农业科技资源对接到了雄安新区,实现了信息、技术、专家与农业生产及时有效对接,这对于当地产业升级和整体规划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此外,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还与河北省保定市安新县农业局及相关高校、科研单位合作,在雄安新区内开展了农田土壤障碍修复与环境质量提升技术以及北方重金属污染农田农艺调控技术研究与示范,形成了良好的农田重金属污染和土壤养分失衡单项修复技术研究基础条件和科研条件,建立了4处农田质量提升与农业污染修复技术示范区,核心示范区面积达300亩,辐射推广面积3000亩以上,示范区内土壤养分平衡状况及理化性质实现明显改善,农产品品质及产量显著提高,取得了良好成效。
自2017年以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连续在雄县、安新开展了京麦179(我国北部冬麦区第一个国审的杂交小麦品种)的示范种植,经历冬季无明显降水、春季低温冷害等极端天气条件下,杂交小麦表现出抗逆性强、稳产性好的优势,比常规品种增产30%以上。
面向未来,发展现代农业
“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李成贵表示,在各级政府部门的指导与支持下,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同京津冀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成员一起较好地发挥了区域农业科技创新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取得了一批先进技术成果,培养造就了一批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形成了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产业,牢牢的掌握了区域农业科技发展主动权,有力地推动了区域农业科技水平的整体跃升。
联盟成立3年以来,按照规划先行、技术导入、示范引领的方针,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联合区域内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在北京、河北、天津等地开展了杂交小麦节水高产示范、农业生态景观提升、机收籽粒玉米新品种等系列创新技术成果的示范应用,已累计在河北沧州、唐山、天津武清示范推广杂交小麦60万亩、实现节水3000万吨,增产4500万公斤,增加农民收入9000万元;在京津冀地区示范推广粮饲玉米600多万亩、鲜食玉米200万亩、蔬菜新品种250余万亩、疫苗2.63亿羽、涉农科技信息服务总数超过750万人次,为区域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为协同做好区域现代农业发展这篇‘大文章’,我院形成了从科学研究到技术开发、成果转化、最终到技术推广及产业化的全链条协同创新服务体系,用创新诠释了工匠精神。”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推广与成果转化处处长秦向阳说。
下一步,京津冀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将争取到“十三五”末,基本建成京津冀现代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共同体,实现科技平台共建共享、研发优势互促互补、科技创新协作协同、人才资源对接对流,形成全国农业科技创新高地,助力京津冀农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做好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过去的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总体上处于谋思路、打基础、寻突破的阶段,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进入到滚石上山、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需要下更大气力推进工作。”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党委书记吴宝新表示,推进京津冀区域农业协同发展,加快实施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大家一起齐心协力、统筹谋划。“立足现实、展望未来,我院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按照高层次、大格局、宽眼界的标准,锐意进取,以科技创新深入推动区域农业高质量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