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懂科学家”的科研人员组成的孵化园管理团队。 受访者供图 |
众创空间
在沈阳国际软件园D座一间普通的办公室里,郗凤明刚刚端起茶杯,送走两位来自某航天技术研发企业的客人。他们此行目的是考察场地,洽谈企业落户沈阳、进驻中科创新产业孵化园等相关事宜。
走廊另一侧房间里,出身上海的骥途科技已于早些时候进驻,科研人员正在紧张的忙碌着,为新产品上线做准备。
想要入驻此地的企业非止一家。这个孵化园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能够吸引“香饽饽”般的高新技术企业争相落户;能够打破“孔雀东南飞”的刻板印象,吸引科技界才俊将智慧、才情投入在沈阳?答案还要从它的创始人、“80”后科学家郗凤明处寻找。
“硬核”科学家的华丽转身
郗凤明2018年以前的人生,是一条“硬核”科学家成长的历程。从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博士、副研究员再到研究员,出生于1980年的郗凤明已经是研究所低碳发展学科带头人、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中科院沈阳分院青年科技人才奖获得者。不满40岁的他,已经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青年科学家。
在学术上,长期致力于生态学研究的郗凤明在全球水泥材料碳化的碳吸收研究方面取得突破,两篇论文刊登于《自然》杂志上,并被该期刊审稿专家评价为“一项创新性的工作,对全球碳循环、气候变化、碳减排的研究有重要意义”。郗凤明的研究成果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谈判、全球碳循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这样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却在2018年拿出了部分宝贵的精力,创办了中科创新产业孵化园有限公司,致力于培养、扶持一批青年科学家进行创业。
“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话深深地鼓舞了我。”郗凤明感慨地说。
作为一名生态研究的工作者,郗凤明曾做了许多为地方服务的工作,还在辽阳市环保局挂职过一段时间。“这些经历让我深有感触,地方政府对技术需求非常迫切,而科研人员许多的成果却难以转化落地,科技市场两张皮的现象依然存在,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道路依然崎岖。”郗凤明说。
经过反复的思考,郗凤明做了决定:由自己发起创立专业机构,弥补当前部分众创空间能力不足、从业人员对科技了解太少的问题。在他看来,科学家创业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技术。谁是懂技术的人?谁又懂得如何为科技创新服务?科学家是“自带光环”的人选。
“共享智慧”的孵化器
2018年10月,郗凤明创办的孵化器正式开业。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中科创新入驻了10家企业,另有10家企业正在洽谈当中。仅从数量上看,这份成绩单显得有些“平平无奇”;但如果从“含金量”方面考量,这10家企业经过了精挑细选,才获得入驻孵化园的资格。
从融资角度便可见一斑:7家正在洽谈、选择投资方,另外3家分别拿到了种子轮、A轮等融资,其中最快的仅用时20天。
沈阳中科碧奥生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毛燎原博士,来自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在与郗凤明深谈后,他依然决定辞职北上创业,所依托的便是自己在秸秆化工领域掌握的核心技术。
这项研究成果把曾经的“废物”——秸秆变成了宝贝:从植物秸秆中提取糠醛,再加工成铸造等领域使用呋喃树脂,其他残渣、废弃物也变成了3D打印材料、轻质燃料油。既解决了传统糠醛生产工艺高能耗和高污染问题,又可以解决秸秆露天焚烧的污染问题。
郗凤明认为,相比于草根创业者来说,以毛燎原为代表的青年科学家创业成功几率要高出许多。一是科学家在专业领域的技术优势非常明显,二是他们所掌握的技术拥有较高的壁垒,他人难以轻易复制。
当然,正如硬币有两个面孔一般,科学家创业也存在着先天的劣势:科学思维与企业管理思维的截然不同,成了科学家创业的隐形天花板。
中科创新拿出的解决方案是做“最懂科学家的孵化器”。当前,许多投资界人士纷纷呼吁要成为科学家的朋友,而郗凤明和他的中科创新本来就是科学家的朋友。“这是我们的优势,我们可以用科学家的语言与科学家交流,为他搭配专业技术团队,梳理技术的盈利模式,组织院士等专家解决创业过程中出现的技术瓶颈,筛选智库为企业提供帮助……”
这一整套系统,郗凤明称之为“共享智慧”。
创业20天就拿到融资,中科微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共享智慧的受益者之一。它的创始人徐慧是郗凤明生态所的同事,既有技术也有创业的想法,但却不知道如何实现。
孵化园组织投资专家、科研人员针对企业的技术、盈利点进行梳理,厘清了三个业务方向:一是全新第三代维生素C的生产工艺包,从发酵效率、调控、末端环保治理等角度,服务于国内生产维生素C的企业;二是将维生素C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渣进行资源化利用,生产出高价值的产品——芽孢杆菌。制成菌剂后,它将成为农业生产上的重要原料。传统上生产一吨芽孢杆菌需要近万元成本,而利用微道生物的新技术,几乎可以将成本降至最小。另外,该企业还可以利用微生物发酵产物生产除草剂。
“这三项技术哪怕制作好一项,所带来的盈利规模都相当可观。”徐慧说。正是基于这项前景,创立不足一年的企业已经拿到了两轮融资,管理团队也由孵化园搭建完毕,企业很快就可以走上正轨。
创业2个月,首轮融资3000万元,一位从美国归来的创业者高兴的说:“通过共享智慧,集成了优质投资人、成功企业家和院士专家团队的智慧,理清了企业的技术竞争优势、主营业务和商业模式,提升了公司初始估值,对公司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这是科学家创业的好时代”
东北振兴离不开科技助力,也离不开政策的扶持。
孵化园成立以来,企业也拿到了来自政府、投资机构的帮助。近3000平方米的办公场所,就是沈阳市浑南区政府提供的场地,并提供了三年运营补贴资金支持,对重点项目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给予产业扶持资金支持,极大地促进了孵化园的发展。
“这是科学家创业的好时代,”郗凤明说。如果不是国家优越的科技政策,对创新创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鼓励,就不会有如此良好的环境。“许多好政策为科研人员送上了定心丸,比如科技成果转化大部分收益给科研人员,与原单位知识产权问题如何解决,其实都有了很好的解决样本,有助于科研人员大展拳脚。”郗凤明说。
如今,越来越多的优质项目正在洽谈落地事宜,他们看重的除了优质服务、最懂科学家的孵化器外,还有沈阳及周边具有底蕴的工业体系。当然,郗凤明对于选择何种企业入驻,有着自己的理解。
“我们孵化的对象只选择硬科技企业。”郗凤明解释说,所谓硬科技企业,就是指该企业必须有真正的核心技术,创业者要有高学历、良好技术背景、有自己技术团队等特点,主要目标则是中国科学院、知名高校及海外归国创业团队。
提到未来时,郗凤明还有很多畅想。首先就是建立一支技术经纪人团队。今年9月初即将启动第一期科技经纪人培训。初期的人选都来自于中科院系统,“他们拥有很好的科技素养,熟悉技术,我们则需要培训他们如何对技术进行市别、评估、分析、把关,使他们具备融资、市场分析能力……”
“东北经济当然会发展起来,辽宁也好,沈阳也好,只要我们做好服务工作,解决科研人员的后顾之忧,好项目与人才自然而然会汇集而来。”郗凤明说,“我强烈的感受到,沈阳是一块创新热土,而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