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中国 |
当前,我国金融科技发展步入快速成长阶段,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不断深化金融科技应用。从全球的发展趋势来看,科技在资管领域的运用已成为主流。2017年开始,美国华尔街中的投行、基金公司等逐步进入数字资产管理领域 ,摩根大通更是在去年就强制要求其新进资产管理分析师学习编程语言,而学习数字算法和机器学习也被提上了日程。
在业内人士看来,金融科技步入“深水区”,资管科技有望成为金融科技的又一个突破点。
资产管理面临“四重叠加”新形势
有数据显示,2012年到2016年监管风暴来临之前,我国资管行业总规模保持着强劲的增长态势,5年内,迅速从20万亿元扩张到100万亿元。
不仅如此,我国目前已经放开外资对金融机构的持股比例限制,允许51%的控股比例。于是,海外的资管巨头也迫切希望进入我国市场以分享行业发展红利,国内机构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说,当前,我国资产管理行业面临着“四重叠加”新形势,即经济转型攻关期、金融开放深化期、科技驱动加速期及行业改革关键期。
特别是在科技驱动加速期,虽然开拓了新的金融场景和流量入口,但是科技金融模式还是过于单一,多局限于移动支付、线上发卡、互联网理财、消费金融。对此,京东数科CEO陈生强表示,资产管理全行业已达到125万亿规模,而互联网理财当前只有10万亿规模,占比不到10%;信贷业务全行业有150万亿规模,而在线信贷当前只有3万亿规模,占比仅2%;即便发展最成熟的移动支付业务也仅占支付清算行业规模的10%。
金融科技将成资管行业新引擎
资产管理业务具有两大特征,即以“资金池”作为资产管理行业的最小经营单位;“资管产品”同“管理人”是天然分离的。
从逻辑上来说,管理人没有义务为其他出资者的本金收益提供担保,也没有刚性兑付的义务。这使得资产管理行业从诞生起就不依赖受托人信用,而强调管理人勤勉尽责和投资者风险自担。
因此,李东荣认为,资管行业需进一步提升资产管理市场供给质量和水平,有序推进金融科技在资产管理领域的应用,扎实做好投资者权益保护和风险教育工作。
《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明确提出,资产管理领域在资管新规出台之前,非标投资、刚性兑付、层层套嵌、资金池等操作手法极具金融行业特性,且信息透明度低、线下依赖度高,尽管市场规模增长迅速,但是这种业务模式比较单一,技术要求并不高,风险也更大。因此,导致很多资管机构行业科技化、数字化的意愿并不是很强烈。
“资管新规出台之后,打破刚兑、净值化管理成为趋势,不但百姓的理财观念需要更新,资产管理行业的模式也急需升级。”陈生强认为,在资管行业,金融机构需要一整套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来提升整个价值链的数字化水平。资管机构则需全面提升五大能力,即寻找优质资产的能力、产品设计能力、投研能力、风险定价能力和敏捷交易能力。
资管新规落地后,理财业务新规、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等相继发布,同期多家银行相继宣布拟设立理财子公司。2019年被市场视为银行开启理财子公司发展的元年。中国建设银行行长刘桂平说,目前我国资管产品中,银行系资管规模超过一半,其产品的高质量发展对资管行业举足轻重。
刘桂平也强调,银行理财子公司的未来发展必须培养强大的金融科技应用能力,依托先进有效的金融科技完成资管产品全生命周期、前中后台全流程管理,全方位做好客户管理和关系维护,提升差异化竞争能力。
建信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孙志晨说,金融科技将成为资管行业发展的新引擎,推动行业实现从“经验投资+统计投资”到“科学投资+智慧投资”的转变,助力资管产品与投资个性化需求的精准契合。
不仅赋能业务科技手段还有新任务
面对科技金融快速发展,特别是在货币环境比较宽松的状态下,总有一些不具备资质的机构和个人试图利用违规借来的信用进行交易,或谋求非法获利,该如何实现风险控制和资管监管?
金融壹账通投资一账通业务中心副总经理潘玲表示,传统的合约管理模式存在人工摘录效率低、操作风险高且耗时长等痛点。同时,还高度依赖业务及法律人员定期人工查看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合约履约情况难以监控,更难实现实时监控风险。要打破这些痛点,智慧型产品应做到“标准化、标签化、智能化、自动化、流程化”几点,用先进手段打破信息壁垒,实现底层资产穿透,规避合约造假风险;并进行智能比对和识别验真,进而实现合约管理全流程的线上化和智能化。
如金融壹账通推出的ALFA智慧合约云平台,利用区块链技术可追溯、不可篡改的特性,将合约底层资产要素入链,并结合密码学技术、独创的零知识证明库和可授权加解密等机制,实现底层资产的登记与追踪,使利益相关方实时清晰了解链上真实资产状况。该平台还将合约模版调用和编辑生成、签约、履约全过程在区块链登记,签约各方作为区块链节点,可自动同步合约数据,实现签约留痕和合约“保真”,奠定安全、可靠的交易基础,大幅降低交易风险等。
潘玲表示,现在各家金融机构都十分重视金融科技的赋能作用,但对于从业者来说,仅用科技对业务进行赋能还不够,尤其是内控流程不能仅靠纸面规定和人员自律,还要对经营管理也进行赋能。唯有如此才能全面提升金融机构服务效率和风险防范能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简单来说,就是让科技起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说,“金融的供给侧改革就是大力发展金融科技,而随着资管新规落地,进一步改革开放,金融改革将进入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