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8月06日 星期二
用动物胚胎培育人类移植器官 面对的是伦理与技术两座大山
本报记者 张梦然
针对“日本政府支持科学家用动物胚胎培育人体器官”,《自然》官网进行了特别报道。
日本科学家计划将人体细胞插入大鼠胚胎。 图片来源:《自然》网站

    据英国《自然》杂志网站近日消息,一个利用动物培育人类器官的研究项目,首次获得了日本政府支持。

    一石激起千层浪。因为该研究一方面可能导致出现人类可供移植器官的新来源,但另一方面,广大民众及科学界人士担忧实验影响发育中的动物大脑,造成无法明确界定人与动物界限的局面。

    目前,异种移植仍需要克服来自道德伦理和技术上的巨大障碍。

    从未被真正“生产”的混合胚胎

    人类和其它动物的混合胚胎,虽已经在美国等国家进行研究,却一直以来从未被真正“生产”出来。目前在英国,胚胎研究由人类受精和胚胎管理局负责,美国则由国家科学院或生物伦理总统委员会提出伦理建议。而尽管美国政策允许相关研究,但自2015年以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已暂停对此类研究的资助。

    日本此前则是严格禁止含有人类细胞的动物胚胎生长超过14天,并禁止将这些胚胎移植到代孕子宫中。

    这一“14天原则”,问世已40年——1979年,美国卫生、教育及福利部伦理咨询委员会首次提出该规则,后被多数国家的监管机构采纳并得到了遵守。

    当时“14天原则”的确立是基于两个理由,其一,彼时科技水平尚无法让胚胎在体外生存达到14天;其二,政策研究者在细致咨询及讨论后,认为胚胎发育到14天时将开始形成一道“原线”,而这一结构会使得胚胎开始拥有一些个体特征,会引发伦理问题。

    但在2016年,英国和美国研究人员分别成功培育了近10天的实验室胚胎,将“14天规则”的极限一下子拉到眼前。以著名生物学家乔治·丘奇为首的哈佛大学科学家团队提出,鉴于合成生物学等学科的巨大进步,是时候考虑更新这一规则了。乔治·丘奇说:“若继续执行上述规则,则可能会错过研究许多对社会、商业和政府政策产生巨大影响的科学问题。”

    于是,关于“14天原则”的争议日渐增多,人们发出疑问:如果科学技术已能够突破14天的界限,且没有别的办法可以获得这一方面对人类有价值的信息,那么“14天原则”是否应重新商榷?

    这被认为是生物界一场科学与伦理的交锋。

    从老鼠到猪,最终将服务于人体移植

    就在今年3月,日本文部科学省制定了新规,允许在动物体内培育人类器官,从而加强利用动物培育移植用人体器官的相关研究。此举旨在针对器官移植捐赠率低及易出现排异反应的现况,预计将为糖尿病等开启治疗新方向。

    根据这项新规,日本东京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著名生物学家中内启光的试验计划,得到了批准。

    此次,中内启光计划将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植入小鼠和大鼠胚胎,并将胚胎植入实验动物体内。他们的最终目标,是在动物体内培育能用于移植手术的人类器官,也就是说,这些器官最终将用于人体。

    中内启光表示,他将缓慢推进这项试验:首先将分别培养杂交小鼠、大鼠胚胎至14.5天和15.5天,接着,他将申请在猪身上培育杂交胚胎,最长可到70天。

    以最先进行的实验鼠为例,研究人员会首先修改实验鼠受精卵的基因,使其无法正常生成自身的胰脏等脏器;然后向受精卵中植入人类iPS细胞,培育含有人类细胞的动物胚胎“动物性集合胚”;之后再将其移植回实验鼠子宫。他们希望,胎鼠长大后能拥有由人类iPS细胞形成的胰脏等。

    据今年稍早时间日本媒体消息称,猪身上的实验与之类似,会在代孕母猪分娩前将胎儿移除,以检查源自人iPS细胞的胰腺组织的量以及功能。

    而这一基因工程胰腺,可用于治疗患有严重糖尿病的患者。

    什么是人类,什么是动物,如何界定?

    以中内启光为代表的科学家认为,具有正常机能的人体器官,如若能在动物体内培育成功,则人类移植医疗领域很多问题都可迎刃而解。

    但在这之前,有一个问题必须要回答。芝加哥大学的医生与生物伦理学家丹尼尔·苏尔梅西表示:“为了获得科学知识,我们对人类的所作所为是否有任何限制?而究竟哪些可以算人类?”

    这正是相当一部分生物伦理学家的担忧——此类研究可能导致目标器官的发育未按设计完成,特别是可能影响发育中的动物大脑,以及相关认知功能。

    那么,实验鼠还是不是鼠?实验猪还是不是猪?

    这就是民众最担忧的,是否会出现“人兽杂交”生物问题。其答案又是否会令人不寒而栗?甚至,因为无从界定而无法做出答案?

    针对伦理学家的质疑,中内启光表示,他们已在实验设计中考虑到了这些疑虑,因此他们尝试的是有针对性的器官生成,这样一来,杂合胚胎的发育只限定在对胰腺的控制上。

    据日本媒体称,中内启光团队将会密切监察老鼠胎儿,一旦发现其大脑含有30%以上的人类细胞,将不予出生,产下后也会最长观察2年。

    日本北海道大学的科学政策研究员表示,目前谨慎行事是有益的,这样可以更多地与公众进行对话,从而减轻焦虑和不安。

    不过,另一个问题同样令人担忧——让人类细胞在另一个物种中生长,并不容易。

    此前在2018年美国科学促进会会议上,中内启光团队声称已将人类iPS细胞植入羊胚胎中,但生长了28天的杂交产物仅含有极少的人类细胞,并不像一个“正经器官”——也可能是因为人类和绵羊之间的基因距离。

    这再度引起一些科学家们的怀疑:顶着巨大伦理争议去发展“人—动物胚胎”,是否有确切意义。

    中内启光的意见是,日本政府此次“开绿灯”,将使他们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将对处于不同阶段的iPS细胞以及转基因iPS细胞进行实验,确定是什么限制了人类细胞在动物胚胎中的生长。

    但现阶段来看,混合胚胎研究的界限似乎仍未清晰划定,究竟谁拥有明确的权利和客观的洞察力,可以规范指导人类未来的生物研究方向?如果一切仍不明朗,那么技术上的挑战和伦理上的担忧,依然使得器官异种移植的道路充满变数。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