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8月01日 星期四
四川:从“西部一隅”到创新沃土
本报记者 盛 利

共和国发展成就巡礼

    从两弹一星、核聚变,到中国环流器一号、歼20飞机、超超临界发电机组、大熊猫人工繁育……70年风雨兼程、70年沧桑巨变,在地处天府大地的四川,一批又一批世人瞩目的科技成就,凝聚着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的创新力量。

    记者日前从四川省科技厅获悉,新中国成立70年来,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从推进科教兴川战略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从建设创新型四川到加快建成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四川科技体制机制、科技资源布局、科技创新实力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

    科技投入体系多元化

    成都东二环外一个叫做“东郊记忆”的地方,如今是不少年轻人周末聚会的好去处。斑驳的老厂房、巨大的旧式火车头、密集的管道线路,诉说着曾经的辉煌。“东郊记忆”是成都的科技印记之一。它的前身是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成都国营红光电子管厂,中国第一支黑白显像管和第一支投影显像管在这里诞生。

    上世纪50年代,四川科技力量十分薄弱。1957年,全省仅有科研机构37个;上世纪50年代末,科研机构仅有科技人员3366人。随着“三线”建设的布局,四川内迁、新建科研机构近80个,科技力量得到有效充实。到了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放活、引进、培育科技人才的一系列政策出台,高校、企业科技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科技人员素质稳步提高。2018年末,四川拥有高等学校119所、科研院所276家;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30万人。其中,研发人员总量超过15万人,是1997年的2.8倍。

    7月20日,“十三五”时期国家优先安排的重大基础设施——“极深地下极低辐射本底前沿物理实验设施”启动仪式在四川凉山州雅砻江锦屏山隧道口举行,这标志着中国首个、世界最深的极深地下实验室“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进入加快建设阶段。目前四川已经拥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9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4个,国家级和省级科技创新平台1635个,国家双创示范基地6个,各类孵化载体860多家。

    7月25日,地震预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宣布基于云服务的新版安卓系统“地震预警”APP正式上线。自2008年汶川地震以来,该实验室已与防震减灾部门建起了覆盖面积220万平方公里的大陆地震预警网,多次成功预警破坏性地震。“近10年来,我国地震预警事业从零起步、从无到有,离不开各级科技管理部门的巨大支持。”实验室主任王暾说。

    1962年,四川全省科技三项费不足4000万元,1978年也仅为4700万元。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当前的四川正逐步形成“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金融为补充”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2018年科技投入达到720亿元,是1996年的24.4倍,年均增长16.4%,投入总量保持西部第一,为四川省科技创新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金保证。

    科技促进经济发展硕果累累

    去年5月,随着第一片柔性AMOLED高分辨率触控显示屏在成都高新区成功点亮,中国首条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BOE(京东方)成都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正式投入生产。“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链完整、人才充沛、市场容量巨大、交通物流条件良好,发展光电显示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谈及为何选择成都高新区,京东方董事长陈炎顺曾经如此回答。

    30年前,作为全国首批国家高新区的成都高新区,从成都城南的一片农田上启航,1990年该区地区生产总值仅为1600万元;到2017年,这个数字已经达到1665.8亿元,并正朝着建设“世界一流园区”的目标加速迈进。目前四川已拥有高新区21家,其中国家高新区8家,位居全国第六。2018年四川高新区营业收入达15225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8037亿元,近两年平均增速为22%、11%,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

    四川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新中国成立以来,四川科技发展打破了原有单一、封闭的计划管理体制,实现了科技工作重点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转移。随着全省科技投入显著增加,科技队伍不断壮大,科技基础条件得到改善,科技交流与合作日趋活跃,科学技术普及在全社会广泛开展,科技促进经济发展硕果累累。全省科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科技事业进入了空前活跃和繁荣的时期。2018年,全省专利申请受理数为15.3万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5.4万件,分别是1987年的141.8倍和245.7倍,专利结构不断优化,呈现量质齐升局面。截至2018年底,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7万亿元,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高了两个百分点。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