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7月23日 星期二
茫茫戈壁中,这家经开区高质量书写绿色文章

第二看台

通 讯 员 马伊宁 王前喜 本报记者 朱 彤

    从吐乌大高速一路向东,在距离乌鲁木齐240公里的准噶尔盆地边缘,全国面积最大的经开区——国家级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立足于资源型产业的特点和优势,大力发展生态、绿色、环保产业,走出了一条以循环经济为重点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自2012年9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国家级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来,这片准噶尔盆地边缘的茫茫戈壁,犹如一个巨大磁场,吸引着全国800余家企业在这里谋篇布局,一跃成为产业汇集、人才密集、技术云集的新型城市。

    降耗延链 走绿色低碳之路

    煤,是维系准东所有现代化工厂运转的基础资源。准东开发区现已规划建设国家大中型煤矿项目21个,建成超千万吨露天煤矿4个,其中天池能源大井南露天煤矿为世界级超大型露天矿。

    在天池能源大井南露天煤矿内,电铲车在矿坑作业后,直接将煤炭投放到输煤廊道传送带,封闭运输到发电厂,沿途见不到煤渣,还给沿途一个清洁的环境。天池能源大井南露天煤矿矿长王平亮说,一条输煤廊道一天可运煤2万吨,换算成40吨的车辆,需要近500辆车才能完成。

    目前,准东开发区共建成4条输煤廊道,长约100公里,基本实现了“用煤不见煤”。今后,还拟建3条输煤廊道,长约50公里。

    走进新疆协鑫新能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清洁无尘的多晶硅还原生产厂房内,一个个多晶硅还原炉整齐排列,从视镜里可清晰地看到多晶硅棒“生长”的过程。该公司副总工程师谢岩介绍,协鑫公司技术研发团队在对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引进吸收、集成再造的基础上,通过对关键技术进行大量自主创新,独创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GCL法多晶硅超大规模清洁生产技术,实现了多晶硅生产过程的清洁化和智能化。

    如今,准东开发区坚持“降耗、延链、循环、强基”并举,已形成煤炭、煤电、现代煤化工、煤电冶、新材料、新能源六大产业。

    吃干榨净 在循环上下功夫

    能源产业不可避免地要与废渣废料打交道。对废渣废料的处理与再利用,是衡量企业工艺水平高低的重要内容。

    走进准东开发区五彩湾沙源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点渣成金”在这里成了现实。该公司总经理赵欣刚演示了将粉煤灰、水泥、石灰、石膏等原料变成绿色环保的新型建筑材料——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全过程。赵欣刚说,该公司的新型建筑材料制造基地每年可消耗工业废渣废料30余万吨。

    对于新疆亘源环保有限公司来说,煤电冶企业产生的铝灰、煤化工企业产生的电石渣等二次物料也是“宝”。2017年,亘源环保投资7500万元建设了年处理60万吨电石渣提纯氢氧化钙项目,将电石渣中有害杂质去除,提纯氢氧化钙,用于烟气脱硫、污水治理,可完全替代传统碳酸钙类、消石灰类产品,有效解决了令煤化工企业头痛的“痼疾”。

    “我们利用煤电、煤化工企业在生产中形成的粉煤灰、炉渣及脱硫石膏等工业废渣,大力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家具装饰等建筑新材料,采取循环利用、吃干榨尽的方式,将现在每年250万吨的固体废弃物变成了可利用资源,全部实现了有效转化利用。”准东开发区环保局副局长魏锋说。

    同时,准东开发区积极推进企业内部、区域产业间和开发区三个层面的循环发展。鼓励企业加快建设低温余热综合利用、浓盐水综合处置等11个关键补链项目,加快“资源—废料—原料”的多次循环利用。

    产城融合 造绿色宜居新城

    地处荒漠腹地的准东,自然条件恶劣,在人才引进上何来如此足的“底气”?准东五彩湾新城给出了答案。

    新城大街上绿色成荫,公园里玫瑰成片盛开,绿化长廊郁郁葱葱,一个环境优美宜居的准东开发区新城初具规模。针对准东开发区特殊的生态环境,开发区与新疆林科院共同开展课题研究,通过盐碱改良剂改土造林技术、排盐孔灌沙排盐降水等措施,完成道路绿化1万多亩,完成企业绿化1万亩。2019年1—5月,开发区环境空气质量,同比持续改善好转。

    在这里,每天都能感受到产城融合带来的新变化。以五彩湾新城为中心的4平方公里产城融合新区已初步形成,“半小时经济圈”呼之欲出。行政服务中心、综合医院、中小学、文化商业综合体等公建项目陆续建成投运。

    今年,准东开发区还将做好五彩大道、卡拉麦里大道绿化提升改造,红玫瑰公园、湿地公园等城市园林绿化项目,打造“出门见绿、五百米见游园、一千米见公园”魅力新城,以加强防护林建设为重点,统筹推进两城四园区绿化,矿山修复及企业绿化等造林工作,全面推进绿色准东建设。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