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看台
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的第二天,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冯越便飞往上海“收数据”,即做蛋白质晶体衍射实验。
由于这项实验只能在上海某家研究机构才可完成,因而频繁往返于京沪两地,成了他的日常。这次去,他幸运地被分配到下午的时间段,以往他多被分至晚间,也就免不了要通宵熬夜。
这样的工作状态,冯越没觉得辛苦,反而乐在其中。“生命科学,包罗万象。蛋白质结构研究,你一旦钻进去,就会发现一些很有意思的东西。”冯越说。
兴趣加勤奋,让这位入职5年的85后教授,刷新了北京化工大学的历史:他成为该校在《自然》杂志发文的第一人。
发文后,很多人都来向冯越讨“秘笈”,他只是淡淡地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负青春。”
5年取得多项重要成果
冯越与《自然》杂志很有缘。早在清华大学读博士时,他就在该杂志上发表过一篇论文,这也使其成为同届首个在《自然》上发文的博士生。
2013年,临近博士毕业,冯越为下一步做打算:出国?在国内做博士后?进企业?
“当时,我希望能独立带领一个团队,做自己感兴趣的研究。”冯越说。他没出过国,也没有博士后的经历,当时很多学校不愿意让一个刚毕业的博士独立带领一个团队。“北京化工大学看中我的能力和潜力,愿意给我独立带队的机会,所以我就来了。”他说。
刚来时,工作条件比他想象得要艰苦很多。实验和办公空间加起来总共不足40平方米,实验室启动经费共计70万元。他咬咬牙,拿出60万元买了必备的仪器设备,只剩下10万元作为试剂、耗材等实验用品支出的预算。
冯越主要开展的,是以X射线晶体为手段的蛋白质结构生物学研究。“通俗来讲,就是搞清楚蛋白质的结构,给蛋白质‘画像’。”他说。
众所周知,生命科学相关基础研究很“烧钱”。那几年,“骨感”的现实生生将1米8的阳光大男孩儿“调教”成了精打细算的“铁公鸡”。没有X射线衍射仪、结晶机械手等设备,冯越就带着学生去别的学校测试;实验所用的非常规试剂凑不齐,他们就去借。
“用钱的地方太多了,能借到的我都先尽量去借。”直到2017年的下半年,随着条件逐渐改善,冯越团队才采购了第一个携带晶体必备的液氮罐。
从2013年到2018年,5年间,就在这间40平方米的实验室里,冯越带队完成了4项国家及省部级项目,同时在国际期刊上发表了多篇高水平SCI论文。
去年年底,学校给冯越团队换了120平方米的“新家”。即便如此,他还是精打细算,仅给自己留出了不到10平方米的办公区,将更多空间留给了学生和实验区。
同事学生眼中的工作狂
同事们都说,冯越是个工作狂。
每天清晨,冯越基本都是第一个到实验室,开始一整天的工作。
“冯老师很拼,干劲儿十足。”冯越的第一个博士生王浩对科技日报记者说。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的同步辐射实验平台免费对研究组开放,冯越课题组早期只被分到了每年2到3次的实验机会。“冯老师说这个机会很难得,我们每次都带着很多样品去测试。”
每次冯越基本带着2名学生一起去,如果运气好,可以从晚上9点做到第二天上午9点。
开始实验后,前半宿3人还比较兴奋;但到了后半宿,尤其是天蒙蒙亮时,大家都开始扛不住了,冯越便和学生轮流在椅子上眯一会儿,再困就去洗把脸。“总之测试不能停,时间宝贵。”冯越说。
冯越的这股拼劲儿也感染着他的学生。冯越的硕士生曹雪利说,她这一届的3个硕士生都是从本科起就跟着冯老师做课题,后来不论保研还是考研,都“认定”了这位导师。在他们眼里,冯越“超厉害”。
晚上,学生们会发给冯越一份“明日计划”。每天早上,冯越到实验室的第一件事,就是点开邮件,查看这些计划。如有问题,他会及时与学生沟通,不论他有多忙。
“这个领域竞争比较激烈。我们如果不努力,很容易就被人甩在后面。”冯越说。专注认真,珍惜当下,这是他最宝贵的科研心得,也是他作为老师最想教给学生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