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6月19日,今年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共有两个台风生成,分别是“帕布”与“蝴蝶”,比1949年以来历史同期平均3.6个偏少1.6个。此外,今年尚无台风登陆我国,而历史同期平均为0.4个,登陆台风数量偏少。“究其原因,这与副热带高压及厄尔尼诺不无关系。”中央气象台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副主任钱奇峰说,尽管目前台风偏少,但并不意味着今年台风威胁就减少。
钱奇峰介绍,一般来讲,台风的形成需要具备以下基本条件:首先,要有暖的洋面,台风发展需要海洋提供能量,因此海面温度需要相对较暖,一般认为要超过26.5℃;其次,需要上升气流;第三,高低空之间的风向风速差别要小;第四,要有足够的地转偏向力。台风外貌是旋转的,必须有一定地转偏向力作用才能形成气旋性涡旋,并在涡旋中心上升。
除此之外,初生台风最怕下沉气流。而在副热带高压这种庞大天气系统里,却盛行下沉气流。“自3月以来,副热带高压持续偏强、偏南,使得台风生成源地——热带西太平洋地区对流活动受到极大抑制,导致台风生成缺少最关键的环境条件,这是今年以来台风生成偏少、登陆偏少的主要原因。”钱奇峰说。
今年副热带高压形势为何一直偏强、偏南?专家解释,这与厄尔尼诺关系密切。钱奇峰表示,通常西太平洋低纬地区大气的上升运动很强,对流活动旺盛,有利于台风生成。然而在厄尔尼诺年,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偏高,西太平洋海温则较常年偏低。因而,西太平洋低纬的上升运动也将有所减弱,导致西太平洋低纬地区对流活动减弱。
“对流活动减弱后,西太平洋提供给大气的热量和水汽减少,这不利于形成台风所需的低层辐合、强上升运动等大气环流条件,所以厄尔尼诺年西太平洋台风生成偏少。”钱奇峰说,虽然上半年台风生成和登陆数量均偏少,但目前我国南海和菲律宾吕宋岛以东海域海温较高,均在30℃以上,具备台风生成的海温条件。
(科技日报北京6月2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