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6月19日 星期三
从轨道卫星到地基仪器
天地数据结合可改善地震应急响应

    科技日报北京6月18日电(记者刘霞)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美国爱荷华大学和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的研究人员发现,从轨道卫星收集的数据可提供有关大地震影响的更准确信息,从而有助于提供更高效的应急响应。

    研究人员称,卫星图像提供了有关地震发生位置、地表变形情况,以及地震发生地距离人口密集区相对位置的详细信息,这些数据通常在地震发生后两到三天内就可获得,随后可将数据信息纳入由USGS国家地震信息中心(NEIC)管理的一套业务响应指南。该指南将分发给决策者、搜索和救援小组等相关人员,供他们快速反应。

    在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从每次地震收集的卫星图像提供了新信息,这些信息可以改善对地震影响的分析。研究主要作者、地球与环境科学系助理教授比尔·巴恩哈特说:“这使我们可以更准确地估计死亡人数和经济损失。”

    确定地震影响的“中流砥柱”是测量全球地震活动的地基地震仪,但这些仪器并不普及,因此可能导致某些地震发生后,关键时刻内有关影响的信息不完整。此外,一些地震更加复杂,单靠地震仪无法对其进行精确测量。

    因此,地震专家越来越多地转向大地测量方法——用数学方法研究地球形状的变化,利用卫星和其他仪器对地震仪收集的数据进行补充。

    巴恩哈特说:“虽然这还不是一个完全可操作的系统,但我们正在与USGS合作,借助卫星图像进行地震响应。”

    其中一个例子是艾玛·曼金所做的工作。曼金曾对2018年8月袭击印度尼西亚的6.9级地震的雷达图像(干涉图)进行了处理。然后,她利用这一图像生成了地震及其所在地的模型。USGS直接利用这一模型来更新对地面震动和地震影响的预测,而这些信息已被整合进其灾难响应系统,因此可提高对震后影响的预测和响应效率。

总编辑圈点

    四川地震让人再次绷紧神经。卫星和地震,一个在上一个在下,看似不挨着,但卫星的鹰眼其实能帮上大忙。过去地球的形变是靠给地球“做B超”,用机械的办法。随着星载光学仪器的进步,我们可以目测体检地球了。将来会不会还能透视地球,或者用更有创意的办法?很可能。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