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 瑜
刚刚过去的小长假,不少人选择了亲海旅游。遗憾的是,近几年,人们有时在近海可以清楚地看到海水出现绿潮甚至白潮现象。
“目前人们并不掌握地球上海洋生物物种的精准数字,但不可否认的是,因为生物多样性下降导致的生态灾害正在加剧。”6月8日是第十一个世界海洋日,谈及世界海洋日“珍惜海洋资源 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主题,中科院海洋所李新正研究员说:“很正常,也很及时,确实需要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海洋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白海豚属于鲸类的海豚科,与大熊猫、华南虎属同级别的珍稀濒危物种。
“目前正在开展的白海豚全国普查,将进一步摸清不同种群的数量。”但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海洋三所)王先艳博士估计,即使在种群最多的珠江口海域,白海豚的数量也仅为2500头左右。
白海豚的故事并非孤案。
“按照1988年的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名录,2006年评估结果中有400多种濒危动物,如今这一数字已有明显增加。”山东大学(威海)海洋学院副教授王亚民告诉记者,目前国家一级保护的海洋动物包括儒艮、中华白海豚、中华鲟、红珊瑚和黄岛长吻虫五种,其中儒艮和黄岛长吻虫几乎绝迹,故真正有保护价值的国家一级保护物种仅剩下三种。此外,我国珊瑚礁被破坏率高达80%。
人类活动是最主要因素
“人类活动、气候变化,是影响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两大原因。”李新正分析,近海的开发区建设、海洋工程、过度捕捞等人类活动,导致海洋生态变化,引发海洋生物资源衰退等问题。
被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半索动物多鳃孔舌形虫和黄岛长吻虫主要分布在胶州湾及其附近海域。根据过去的调查资料,这两个物种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尚能较易采到。但近20多年已很难见到。
“去年我们十几个人花了大半天时间在原来有记录的栖息地找了一圈,才找到一只黄岛长吻虫。”李新正总结,那些只生活在某个特殊环境、恰巧该区域经济又特别发达的海洋生物物种的数量缩减最快。
王亚民特别提到捕捞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我国是捕捞大国,渔船为世界之最,捕捞量比其他国家明显超出一个数量级。由于捕捞强度太大,我国渔业资源正在衰退,许多鱼类的体长、体重都在减少,处于高危险的境地。
要给予基础性研究更多关注
王亚民告诉记者,目前我国与国际合作,采取了许多措施,包括制定国家保护动物名录、制定休渔与减船制度、建立各种保护区和保护站、制止非法贸易、救助和人工孵化等,发起了中华鲟保护行动、长江江豚保护行动、海龟保护国家行动计划等,同时成立了许多联盟以保护海洋哺乳动物、鲸豚类等。
保护区被认为是对处于濒危状态的海洋生物的最好保护。
但在李新正看来,要落实还是很难。“由于海上的特殊环境,比如珊瑚礁保护区,要运行维护很有难度。再比如,有些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发展空间受限,设立保护区与向海要地发生了冲突。”
“我们应该首先进行全面的物种多样性调查,摸清家底,掌握我国海洋生物的资源状况,这是最基础性的工作。但目前以分子生物学为主要研究方法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更容易得到支持。”李新正告诉记者,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开展过两次大的海洋调查和无数次地区性海洋生物调查,迄今已记录的我国海域的海洋生物有近三万种,但实际的海洋生物物种数量和资源状况远没有调查清楚。他呼吁,未来能对海洋物种多样性这一基础性研究给予更多倾斜关注。
(科技日报北京6月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