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 科技先行
“去年,我用稻田养鱼的面积有2.5亩,放养的福瑞鲤17公斤,收获时有100多公斤,一下子就赚了5000多元。”云南省红河县尼美村委会坝美村四组村民普六斗高兴地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在云南,稻田种植面积约1500万亩,适合稻田养鱼的面积达500万亩,稻田养鱼得天独厚。
“长期以来,稻田养鱼、养鸭虽然在哈尼梯田农村十分普遍,但种养效益低,形不成规模。”国家水产种质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的参建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徐跑表示。
哈尼梯田主要分布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元阳等县境内,总面积达百万亩,开垦历史已有1300多年,先后入选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与其历史一样古老的还有其耕作方式,1300多年以来未曾改变。梯田依旧保持着人工插秧、人工除草、人工收割的原始耕作方式。截至2015年末红河州仍有贫困人口71.65万,脱贫攻坚任务非常艰巨。
“我们调研中还发现,因劳动强度大、比较效益低及社会经济发展冲击等影响,哈尼梯田改种其他旱作作物或撂荒甚至坍塌,稻作梯田系统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徐跑说。
2015年以来,国家水产种质资源共享服务平台长江中下游流域分中心,与云南省渔业局、云南中海渔业公司分别签署了科技合作协议,在红河县哈尼梯田设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科技人员扎根梯田,为当地种养结合带来了转机。
“后来,我们发现泥鳅在当地市场需求旺盛,价格较高,且长成期在4个月左右,可以实现与水稻同步生长。”徐跑说,此外,泥鳅既能疏松稻田表层而不损坏水稻根系,又能利用排泄物补充稻田养分,一举两得,待水稻收割时泥鳅也能收获上市,还可以利用水稻收割后的闲田再放养一批泥鳅。
科研人员筛选确定了“稻鳅共作”作为主要推广模式进行了示范试验,试验稻田面积151亩,可实现单季亩增产值0.3—0.5万元;低海拔地区可实现两季养鳅,亩增产值可达0.6—1万元。
“在此基础上,项目组提出实施哈尼梯田‘三百工程’,即实施百万亩梯田‘稻渔共作’,带动百万农民脱贫致富,创造百亿元生产价值。在当地政府支持下我们率先启动在红河县迤萨镇勐龙村建设‘稻渔共作’水产良种繁育基地。”徐跑说。
云南中海渔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肖燕介绍,目前,该基地已部分建成并投入试运行,占地面积450亩,包括苗种孵化车间、培育池等,已培育泥鳅苗种7000余万尾,基地内2500平方米的“稻渔共作”科研综合楼正在规划建设中;基地全部投入运行后,可实现年培育水产苗种20多亿尾的规模,辐射带动红河县上万亩哈尼梯田实施“稻渔共作”。
“我们中心承担的院重点项目‘渔农复合生态种养基础和方法研究’等,正在围绕哈尼梯田‘稻渔共作’产业链关键环节技术开展研究。”徐跑透露。
值得关注的是,哈尼梯田“稻渔共作”工程引起了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关注,其渔业和水产养殖司官员及第二战略目标工作组专家先后前来调研,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希望能总结哈尼梯田“稻渔共作”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情况,供其他发展中国家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