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端论坛4月13日在上海财经大学举办。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共商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如何走出一条独具特色、前景光明的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大道。
“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同日揭牌成立。研究院将围绕经济新常态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的重大和前瞻性问题,聚焦相关领域的重大战略举措与机制体制改革,组织开展高水平的理论研究、决策咨询、社会服务与政策储备,发展成为有影响力的“城市群与区域发展”领域的思想库、学科高地和重要的新型智库平台。
“2017年长三角地区26个城市共完成生产总值占全国总量的20%,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占总量的17.4%,完成出口额占总量的34.5%。”上海财经大学党委书记、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院长许涛在高端论坛上给出了这串数字。许涛表示,研究院的成立旨在发挥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的优势,加快提升高校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通过优化整合智库平台,服务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
长三角经济带发展一体化建设,还需进一步深化协作。与会专家表示,长三角一体化最核心的就是苏浙皖三省如何“接轨上海”的问题——前提是上海作为长三角地区城市群的龙头,还须发挥“领头羊”作用,必须做强优势。南京大学教授刘志彪表示,“上海在一体化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外国际化开放,而对内开放的龙头作用体现不明显:不仅它对国内没有更多释放扩散和推动资源外流,对长三角地区,甚至还产生了吸收聚集资源的‘虹吸作用’,虹吸作用大于扩散作用。”
对于长三角周边省市来说,要接轨上海,就是各自的优势资源、能力的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就是要破除生产要素流动的障碍。浙江省人民政府原副秘书长、研究室原主任沈建明生动地指出两地间优势对接的困难程度:“随着20年前上海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上海很多百年品牌进入休眠状态。对于浙江,很多走入了国际大市场的中小创新企业,需要与上海携手进行品牌合作。但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和营商环境的影响,这些上海百年品牌即便沉寂也无法自由流动至浙江。还有人才资源不能顺畅流动、浙江企业不能到上海贷款,这样的情况还普遍存在。”沈建明说,“围绕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上海要改革,浙江也要改革,否则‘接轨上海’只能是说大话。”
上海正在全力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深入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深化长江经济带城市合作。在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张忠伟看来,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的成立意味上海财经大学的责任担当。据悉,下一步,该研究院将对接国家发改委、教育部、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与长江经济带各级政府,接受重点课题与研究委托,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建言;编制长三角产业、教育、文化、创新、生态、健康等系列地图,出台介于上海与全国之间的长三角发展系列指数产品,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画像;提出长三角产业、空间、基础设施、人口(人才)、公共服务等协同的基础原则、规范标准,基于调研成果以“小”见“大”集中上报,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立规;建立智库交流、产学研共享、课题合作、数据集成等平台,打造“长三角市长论坛”“都市圈区县市长论坛”等高水平闭门会议,以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端论坛、长三角企业家座谈会等,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护航;基于待建的长三角空间数据库,进行大数据基础上的小数据科学抽样,借鉴该校“千村调查”的成功经验,筹备“百城调研”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城市抽样基地,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国家战略提供科学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