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创空间
春暖花开的时节,蓝色的共享单车“哈罗”成为内蒙古包头市的一道靓丽街景,使用方便、支付快捷、骑行舒适,是这种共享单车的最大特点。作为包头稀土高新区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以下简称青创基地)引入的新项目,哈罗单车从进入包头市起,就颇受市民的青睐。
2017年7月,包头稀土高新区成立了自治区首家由共青团自建自营的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和社会组织孵化基地,正式命名为包头稀土高新区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基地运行一年多来,已经形成了一条具有稀土高新区特色、符合地区社会发展实际、培育青年创新创业的发展之路。近日,记者走进这个特殊的双创基地一探究竟。
抢占先机,开青年双创之先河
时下,哈罗单车已经成为包头市行业用户黏性最高的共享单车品牌。“通过前期的调研和统计来看,包头市哈罗单车破坏现象很少,而包头市稀土高新区的创业氛围也特别好,我们看好这个城市,更看好青创基地引进、扶持项目的诚意和前景。”哈罗单车战略发展总监吴传凡向记者说明了项目落户青创基地的原因。
青创基地为自治区首家由共青团组织自建自营的创业和孵化基地。这一先河是如何开创的,稀土高新区团工委书记刘嘉这样说:“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青年在哪里,团组织就建在哪里,青年有什么需求,团组织就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努力使团组织成为联系和服务青年的坚强堡垒。这是我们构建青创基地的灵感所在。”
双创时代的到来,鼓励着越来越多的青年选择自主创新创业,但是同时,包头市青年创新创业政府支持体系、总体意识和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亟须解决。在这一时代背景之下,共青团组织能做些什么,是包头稀土高新区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我们坚持以创新工作方式和服务手段、建设青年身边的共青团、采取‘政府资金资助、共青团牵头管理、政府公众监督、社会民众受益’的运营模式,一方面为区域内青年掌握技能、成长发展、互动交流、合作共赢搭建桥梁,另一方面也营造良好氛围,吸引更多有识青年来高新区创新创业。”刘嘉阐述了青创基地建立和发展的总体思路。
为解决创新创业企业发展中遇到的资金难题,青创基地从做好“加减法”上入手。对接融资机构做“加法”,积极协调内蒙古汇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华创俱乐部内蒙古分会、草原天使VC俱乐部等多家创投机构,为创业项目拓宽融资渠道,目前,金融类对接服务累计开展24场,包头市悠贝成长科技有限公司和内蒙古萌蒙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当场达成融资意向,预计融资100多万元;释放政策红利做“减法”,制定一系列灵活的、针对性强的入驻、孵化、考核等制度,为入驻基地企业免费提供办公场所、免费提供物业支持、免费提供活动场地,为每家入驻项目减少创业成本2万余元。
2018年12月,青创基地被正式认定为内蒙古青年创业孵化器。“抢占先机,抢的不是时间,而是系统化的政策支持和创新的工作思路,青创基地充分调动了团组织的资源、用好了共青团的政策。将团组织和政府的推动力、众创空间的自发力、社会的参与力、市场化运作力整合起来,最终形成强大合力,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先机’。”刘嘉说。
与众不同,孵化的不仅仅是企业
2018年7月19日,包头市固阳县遭受洪灾,包头青创基地内的两家社会组织第一时间为受灾严重的地区送去温暖,包头市自然健康心理职业培训学校的师生兵分两路前往受灾最严重的西斗铺镇,帮助受灾群众进行心理辅导、重建信心。
依托业缘、地缘和志缘,不断延伸工作手臂,青创基地还成立了我国西部地区首家服务联盟——包头市社区服务联盟,联盟不仅在产业上引导青年创业者抱团发展,拓宽创业青年朋友圈,还瞄准专业领域,以小切口撬动青年创业与地方发展的深度融合。
显然,青创基地孵化和引进的不仅仅是企业,更有社会组织。“目前,青创基地孵化社会组织76个,在孵社会组织12家,解决再就业418人次。这种孵化模式,赋予了众创空间全新的含义:在孵化企业和项目的同时,解决了社会组织生存难的问题,同时,焕然一新的社会组织又能有效反哺青年创新创业。”包头市社区服务联盟秘书长李翠娥评价说。
数十家社会组织对青创基地的反哺和对社会的对口服务,也在内部发展和内部服务方面,给了青创基地管理部门新的启示。针对社会组织对营销、管理、融资等知识储备不够和对潜在的风险缺少预见性等现状,基地积极发挥共青团组织枢纽作用、突出资源嫁接能力、构建新颖独特的服务体系,专门在基地内设立了“一站式”综合服务大厅,从企业注册环节入手,解决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的各种刚性服务需求,确保创业者在创业之路上无后顾无忧,也让基地的品牌效应逐步凸显出来。
内蒙古筑梦启航企业服务有限公司正是典型一例。公司总经理孙瑞向记者介绍:“我们这个企业致力于为中小企业做代理记账服务,提供公司注册、代理记账、创业辅导、以及财税和科技服务;打通企业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规范企业服务市场,实现智慧企业服务新生态,每一步发展,都与青创基地提供的支持密不可分,可以说,这里的服务事无巨细、非常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