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4月11日 星期四
目视飞行航图,低空飞行的保护伞

第二看台

本报记者 付丽丽

    据媒体近日报道,中国民航局空中交通管理局发布我国首张数字化“目视飞行航图”,并正式上线运行中国民航通用航空信息服务平台,为通航飞行提供“一站式”服务。什么是目视飞行航图,与我们平时用的GPS有何不同,将对低空安全飞行发挥怎样的作用?就这些问题,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目视飞行与北斗携手,低空飞行将更安全

    “目视飞行航图是低空目视飞行的基础性航空资料,是低空飞行的保护伞和指南针。”中国民航局空管局情报中心主任王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王廷介绍,航图是一种用于辅助飞机导航的地图,跟船舶的海图、汽车驾驶者的地图相似。通过目视飞行航图可以了解低空目视飞行所需的基础信息,如山脉、河流、湖泊、居民地、公路、铁路等基础地理信息,人工障碍物、人工建筑物、矿区等低空目视飞行人文地物要素,以及低空目视飞行空域和航线、限制性空域、机场等航空要素。作为低空飞行中领航的主要参考资料和重要保障手段,目视飞行航图在国际上已被大量运用。

    “而我们常用的GPS导航是一种导航方式,两者不属于同一范畴,但低空飞行时两者可互相补充,有机结合,增强低空飞行的安全性。”王廷说,GPS是美国的卫星导航系统,我国有自己的“北斗导航”系统,未来可以预见,低空飞行是“目视飞行”+“北斗导航”+“互联网”,目视低空飞行将会更加安全、顺畅、便捷。

    数字化航图,满足通航领域重大需求

    近年来,抢险救灾、低空运输等对低空飞行的需求持续增长,对低空飞行服务保障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王廷表示,以前我国民航不管仪表飞行还是目视飞行主要以纸质航图资料为主,飞行员使用航图资料主要以人工阅读为主,应用场景非常受限制。随着近几年IT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便携式PAD、智能手机等应用设备的普及使用,在民航领域也加速了对数字化航行情报资料的需求,迫切需要基于互联网的数字化航行情报产品,其中数字化目视飞行航图就是通航领域重要的需求之一。

    “当然,数字化目视飞行航图也不是说说就能做到的,其制作过程中需要攻克多项技术难点。”王廷介绍,具体来讲,一方面,需要在互联网环境下搭建高可用和高安全性的应用服务平台,在众多用户访问过程中,实现大数据量的卫星影像、地形地貌和民航业务数据的安全、平顺加载与浏览显示;另一方面,需要基于地理信息空间分析技术为通航用户提供快速、方便的障碍物、管制区、飞行限制区等民航业务信息的自动过滤提取和地图高亮显示功能,方便通航作业规划;再者,考虑到民航专有地理信息和民航业务数据不断变化的特性,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数据更新维护处理流程,确保了目视飞行航图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当前,数字化目视飞行航图,基于互联网,面向社会大众,一段时间内用户免费使用,因此为支持用户的使用,民航局空管局研发目视飞行航图的同时,搭建了“中国民航通用航空信息服务平台”。

    谈及数字化目视飞行航图的意义,王廷颇为感慨,其改变了低空飞行用户以往的运行方式,创造了多个第一。首次通过数字化目视飞行航图了解低空飞行的所有基础信息,包括公共运输和通用航空两方面,以往要分散去了解;第一次提供通航用的民航主题地理信息,以往是借助国家的基础通用地图;数字化目视飞行航图是集约、透明、共享的,改变了以往分散、独立、孤岛式的信息模式。

    当然,毋庸讳言,其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王廷介绍,目前数字化飞行航图只提供基本的地图功能,尚不支持实时导航功能,需进一步完善互联网的各种应用。另外,受各种因素的限制,目视飞行航图的基础数据源并不完备,尚需国家的关注支持。“相信数字化目视航图的发布,必将助力国家的通航业发展,助力通航低空飞行。这也是国际通航发展的经验和发展趋势。”王廷强调。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