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3月22日 星期五
何不对“另类”作业多点儿鼓励

张盖伦

    “这种非常规作业,并不奇葩,也不是‘刁难’。相反,它恰恰反映了授课老师的负责和用心。对这样的创新,如果学生和公众的第一反应总是怀疑和挑刺,那学校的教育恐怕只会被时代甩得越来越远。”

    河南某大学的《社会化媒体运营》课程,最近在网上引发了关注。这门课的任课老师布置了一项看起来颇为“另类”和“任性”的作业——微信加好友。课程要以学生的微信新增好友人数作为平时成绩,新增1000个人以上才算及格。

    形式新颖,难度也确实不小,果然引发了部分学生的吐槽,认为简直要逼人去做“微商”。不过,与其让学生写一篇无关痛痒的论文,“空对空”理解社会化媒体运营,还不如把学生推出去,让他们在实践中收获成长。这种创新的作业形式,无可厚非,甚至值得鼓励。

    社会化媒体运营,听名字是门新课,顺应时代而生,没有成熟教材,只有经验和案例。新闻传播类学科,教材过时得实在太快。现在,翻开任意一本经典教材,可能还在讲报纸的发行、广播的频率。如果只让学生的学习停留在纸面,看似循规蹈矩,其实只是浪费时间。既然授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社会化媒体运营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那么实现这一目的的途径,可以有很多种。俗话说得好,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要是课都上完了,学生还不曾实际感受一把运营推广是怎么回事,也不能叫真的把课学好了。

    其实,大学课程最为人诟病的一点,就是飘在空中,不接地气。毕竟,大学老师一般走的都是学术科研道路,对业界也许有过接触,但并不真正了解,更鲜少有业界背景。学校里教的东西,更多的是方法论,是价值观。现在,老师愿意将平时成绩的这10分到15分拿出来,逼着学生去历练一番,倒是好事一桩。

    也有人问,加1000个好友到底有没有意义?加好友,绝对是对综合素质的考验。如何和陌生人交流,如何提升自己微信号的吸引力,如何打造个人品牌,如何在推广的过程中保护自己的隐私,如何把握好社交的度……这些都是一定会遇到而且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有人担忧,加1000个好友会不会让学生的社交圈子混乱。但是,将作业和生活分开,在推销自己的同时保护自己,同样也是做运营的基本能力。不如让学生去闯,看看他们会交来一份怎样的答卷。

    再说了,这样的作业,真的算是“另类”吗?当年,微博兴起,老师布置的作业是开微博账号;再往前,flash等多媒体形式受到欢迎,老师便要求学生做flash、搭网站……从本质上来讲,这些作业并无区别,目标都是“学以致用”。只是时代不同,媒介载体不同,形式发生了变化而已。

    所以,这种非常规作业,并不奇葩,也不是“刁难”。相反,它恰恰反映了授课老师的负责和用心。如果在具体指标制定上确有不妥,总结经验慢慢改进便是。对这样的创新,如果学生和公众的第一反应总是怀疑和挑刺,那学校的教育恐怕只会被时代甩得越来越远。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