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3月14日 星期四
万建民委员:加强农业生物技术研发
本报记者 江东洲

    两会声音

    “生物技术是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是提升国家农业竞争力的战略利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万建民建议,加强农业生物技术研发,抢占农业生物技术发展制高点。

    目前,我国已建立完整的农业生物技术自主研发体系,前沿基础研究跃居国际前列,关键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整体水平进入国际第一方阵。但万建民指出,面对日益激烈的前沿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的国际竞争,我国还存在两大突出问题。“一是原始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重大育种价值基因缺乏,转基因、基因编辑、生物合成、全基因组选择等核心技术源头创新能力不足,基因、RNA、蛋白、代谢和整体表型水平的颠覆性生物设计技术还远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重大需求。二是新一代农业生物领航产品研发布局不够。我国目前批准的生物技术品种均是第一代单基因产品,微生物酶制剂和动物疫苗高端市场基本上被进口产品所垄断,特别是缺乏催生新产业新业态的生物新产品,难以在未来生物农业发展国际竞争中登峰领航。”

    针对上述问题,万建民建议,一是实施农业生物设计科技重大专项,抢占农业生物技术发展制高点。加强原始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通过生物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的交叉融合,突破基因定点加工、RNA靶向调控技术、蛋白精准修饰技术、代谢途径优化重构和表型系统设计技术;针对抗极端逆境、特殊功能营养、资源利用等重要性状,创制高光效、生物固氮和耐极端环境作物,功能型动植物及抗重大疫病畜禽等生物新产品;研制盐碱地改良制剂、新一代饲用抗生素替代制剂、新型动物基因工程疫苗,以及农业废弃物生物转化制剂等新制剂;创建农用细胞工厂,研制高效农业动植物生物反应器,以及药用蛋白、人类重大疾病动物模型等新型制品。实现创新引领发展,攻克常规技术难以突破的难题,催生新产业新业态,培育新一代生物农业新兴产业集群,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产业升级。

    二是采用全新的组织机制,实现全产业链一体化实施。加强顶层设计,通过构建国家实验室为抓手的大平台,实施新型举国体制下的集中攻关。建立稳定支持农业生物技术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研究的长效机制,形成以政府主导、社会资本参与、各类金融工具协同的局面。切实加快领军型、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供更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完善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机制。实施国际大科学计划,鼓励生物技术创新要素实现“走出去”与“引进来”的跨境流动,为开拓未来国际市场,以及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奠定坚实基础。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