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FAST总工程师、研究员姜鹏 受访者供图 |
科研人员有话说
一年到头,谁都盼着回家与亲人团聚。2019年的春节,FAST团队调试组有几位工作人员却是在FAST工作现场度过的。验收在即,他们几乎每天都要加班到夜里三四点。
“大过年的把大家摁在现场干活,确实有点不落忍。但没办法,这是工作的需要,好在大家也都能理解。”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FAST总工程师、研究员姜鹏说道。
作为世界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有着“中国天眼”之称的FAST承载了太多来自各界的期望。
而这些期望,一定程度上转化成了姜鹏和团队成员肩头的担子。采访中,姜鹏坦言,工作压力很大。
一般人认为,FAST建好了就应该马上能用了。但事实上,国际上大型射电望远镜的调试周期很少低于4年。大型射电望远镜调试涉及天文、测量、控制、电子学、机械、结构等众多学科领域,是一项多学科交叉的应用性研究。
日赶夜赶,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两年多的紧张调试,FAST的多项关键性能指标超过预期。
“之所以说FAST是世界上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不光是反射面大小所决定的,包括精度调整、接收机测试等在内的各项调试工作也做出了贡献。”姜鹏说道。
事实上,姜鹏的压力不只是来自迫在眉睫的工程验收。在灵敏度、系统噪声、指向精度等关键技术指标上,FAST已经达到了国家验收标准。很多时候,他还会面对这样的问题:FAST会不会有什么新的重大发现?
如果说工程调试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那么利用FAST开展天文观测并取得重大科学发现,则需要科学家和工程师联手倾注更多的心血。验收通过后,FAST将正式对科研用户开放,同时进一步验证、优化科学观测模式。
在FAST调试阶段,已经有部分科学家参与进来,开展了一些科学观测。姜鹏介绍,今年的《中国科学》杂志英文版会以专刊的形式发表FAST相关科研成果,其中有3篇文章是关于单脉冲观测的。
“其实,我们希望FAST能早点出成果,但要做出重大的突破性成果,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和积累,运气也很重要。” 姜鹏说道。比如,想要找到种类奇特的脉冲星,首先要观测到足够多的脉冲星,在数量上有一定积累,FAST目前所做的还只是个开始。
谈及科研体会,姜鹏说,无论是工程建设还是科学研究领域,大家都要沉下心来,要有“十年磨一剑”的工匠精神,埋头踏踏实实地做事情。
“如果科研人员能安下心来,专注于做好手头的工作,相信很快就能在一些‘卡脖子’的关键技术问题上有所突破。”姜鹏说道。
(本版图片除标注外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