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强国·基础研究
在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主任吴立新院士团队完成的项目“大洋能量传递过程、机制及其气候效应”获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海洋大学包振民院士团队主持完成的项目“扇贝分子育种技术创建与新品种培育”获技术发明二等奖;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相建海和李富花研究组主导的研究团队,与国内外多家单位共同合作,历时十年成功破译凡纳滨对虾基因组,获得国际首个高质量对虾基因组参考图谱,研究成果于1月21日在《自然·通讯》在线发表……
这是青岛激活海洋基础研究,发力海洋科技创新,担当海洋强国重任所取得的丰硕成果。青岛市科技局局长吕鹏表示,作为我国海洋科技创新城市,青岛拥有约占全国1/5的涉海科研机构、1/3的部级以上涉海高端研发平台,涉海两院院士占全国27.7%,为建设海洋强国提供了坚实保障。
源头创新,激活海洋基础研究平台
在一片浩瀚的海洋中,人们通过什么来认识海洋、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真正发挥海洋的优势?
青岛市科技局农业与社会发展处、海洋与生物医药处处长刘建新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开发利用海洋,加强海洋基础研究平台建设是重要的基础。目前,青岛共有7家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省级以上企业创新平台达到405家,为海洋经济发展注入源源动力。
2016年以来,通过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青岛对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山东科技大学3家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进行滚动支持,共支持1330万元。刘建新介绍,青岛市源头创新计划应用基础研究支持的项目超过100项,支持额度每项10万元。旨在为提升源头创新能力,面向海洋、智能制造、生命科学等领域,开展前瞻性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目前,通过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支持6家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800万元……
如果没有高端海洋科研平台的支撑,人们面对浩瀚的海洋,只能“望洋兴叹”。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王载毅表示,问海十九年,由国家部委、山东省、青岛市共同建设的全国首个获批试点的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正在海洋安全、海洋资源、海洋健康、海洋战略前沿技术等战略主攻方向取得新突破。
深耕蓝海,打造基础科研项目创新策源地
管华诗院士是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我国现代海洋药物研究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虽然已80高龄,如今依然奋斗在科研工作一线 ,为的是他心中的梦想——打造中国“蓝色药库”。
管华诗与团队研制的全球第14个海洋药物——甘露寡糖二酸去年顺利完成临床三期试验。这得益于青岛市生物医药行业智库基金支持的《海洋糖类新药靶向淋巴造影剂HD113的开发》项目。3年前,他倡议并发起实施中国“蓝色药库”开发计划,构建了中国“蓝色药库”中的海洋糖库。管华诗说,这些寡糖化合物中,有70%是世界范围内的首次发现,为探索世界海洋糖类物质,作出了中国贡献。而全球首个海洋天然产物三维结构数据库的共享发布,标志着中国“蓝色药库”的梦想正在扬帆起航。
为加强科学技术研究前沿跟踪和产业导向,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放大和政策激励作用,集聚各类创新资源开展应用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将青岛市自然科学联合基金更名为青岛市科学研究智库联合基金。青岛市科技局科技条件与基础处处长张宁介绍,智库基金由青岛市科技专项资金与社会资金共同出资成立,主要用于资助高校、科研院所、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的基础研究。
承担储能产业智库基金“高效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规模化制备技术”项目的逄淑平研究员,在固态锂电池从基础研究到全海深电源应用得到突破,攻克了固态离子电池的核心部件-固态电解质的技术难题,提出“刚柔并济”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设计理念,成功突破高能量密度固态锂电池的技术瓶颈,开发出大容量固态锂电池,“青能-Ⅰ”固态电池随中科院深渊科考队远赴马里亚纳海沟,为深潜器控制系统提供能源,顺利完成万米全深海示范应用,标志着我国首次突破全海深电源的技术瓶颈并掌握该技术。截至目前,青岛市设立了10支智库基金,规模达1.5亿元,其中财政拨付5700万元,共支持项目121个。已申请发明专利131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2项、软件著作权12项、兽用生物制品临床试验批件3个,发表论文100余篇。
最近,中国石油大学邢兰昌将项目成果应用于“天然气水合物声电联合探测技术”研究,已成功向多家企业进行了转化应用。这是青岛市应用基础研究青年专项带来的成果。自2012年以来,青岛市在科技计划体系中设立了应用基础研究青年专项,支持青年科研人员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培育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截至去年底,已投入财政资金近5000万元,支持研发项目600余项,培养科研人员2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