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祖国一起成长
本报记者 李 艳
“我是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一步步成长起来的。40年来,我有幸经历了我国铁路从普速到高速、从轻载到重载、从追赶到领跑的发展历程。我的进步与我国铁路建设分不开,我的成长与祖国发展分不开。”巨晓林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巨晓林是中国中铁电气化局一公司工匠技师。从一名普通的农民工成长为享誉全国的“知识型新型工人、农民工楷模”,巨晓林的人生充满传奇。这传奇与中国铁路建设的传奇相伴相随。
1987年,巨晓林离开家乡成为中铁电气化局的一位农民工, 那时他还是一个技术“小白”。铁路电气化是一个技术活儿,刚入行的巨晓林连施工图纸都看不懂,接触网零部件也叫不上名字。为了不拖后腿,学技术成为了他每天都要做的事情。白天跟着大伙儿施工,向师傅学习,晚上营地熄灯后,他悄悄打着手电筒学习,把技术要领记在本子上。
随着我国铁路建设的发展,铁路接触网施工所需要的新知识和新技能不断出现,巨晓林与时俱进,每天琢磨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升级。“我迷上了工艺改进与创新,工作服口袋里放一个小本,施工中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随手记下来,一有空儿就去琢磨。”巨晓林说。
后来,铁路网建设的需求越来越大,需要的工人也越来越多,巨晓林敏锐地看到一些新来的工友学习接触网技术有点儿吃力,萌生了写一本关于接触网施工经验和方法的工具书的想法,把自己总结的施工经验让更多人知道。《接触网施工经验和方法》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在巨晓林书稿的基础上,中铁电气化局组织有关专家对书稿进行了科学论证和精心修改,最后编印成书,发到全局数千名接触网工手中。
机会属于有准备的人,当高铁建设的号角吹响,巨晓林迎来了人生最重要的时刻。他说:“能亲手建造世界一流的高速铁路,是我一生的荣光。”2010年,因为技术过硬,巨晓林被选调到京沪高铁参加施工技术攻关。从那时开始,巨晓林不断学习、研究高铁施工的技术规范与标准,带领团队先后改进“支柱标高测量法”“悬式绝缘子巧绑扎法”等10余项施工工艺工法。
祖国的铁路变多了、提速了、先进了,而巨晓林也从陕西村子里走出来的农民工成为了全国劳动模范、成为了国家技能大师、成为了全总兼职副主席……
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巨晓林先后参加了大秦线、京郑线、哈大线、京沪高铁等10多项国家铁路重点工程建设,创新施工方法114项。2018年,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巨晓林荣获改革先锋称号。他被认为是农民工成长为高技能人才的典型代表。
巨晓林对科技日报记者说:“改革开放40年,我们国家取得了辉煌成就,我作为一名农民工,能投身到建设热潮中,在铁路大舞台上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特别光荣。”
(科技日报北京1月3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