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1月21日 星期一
坚持以创新驱动落实共享发展理念

    卢阳旭 何光喜

    研习科技创新重要论述

    全民共享、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中国共产党始终如一的根本价值取向。共享发展的实质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共享发展不仅是生产关系层面的问题,也是生产力层面的问题,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有机统一。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论述,我们认为共享发展理念为创新驱动发展指明了方向,创新驱动则是实现共享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依靠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处理好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才能真正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共享发展之路。

    一是以包容性创新实现全民共享。包容性创新是指在创新的过程和结果中都充分考虑并实现弱势群体的参与和需求。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针对弱势群体的特定需求开展创新活动,使他们能够享受创新成果;二是吸纳弱势群体参与、推动和实施创新活动,在创新过程中发挥作用、创造价值。此外,创新是把双刃剑,“创造性破坏”常常涉及对现有利益格局的调整,在创造价值、让一部分人获得收益的同时,也会让一部分人造成失业或收入减少。通过制度创新,来合理分配创新收益,是包容性创新的应有之义。因此,包容性创新不仅是经济增长的驱动力,也是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全民共享的驱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对此早有论述:“在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过程中要处理好创新和就业关系。我国发展面临双重矛盾,一方面要加快创新、形成新的增长动力,另一方面加快创新必然引起技术落后企业关停并转,带来相当数量的失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创造了很多新的业态,但劳动力难以适应,造成了大量结构性失业。我们必须从我国人口众多的国情出发,我们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有很多贫困人口。要把握好科技创新和稳定就业的平衡点,既要坚定不移加快创新,也要实施有效的社会政策特别是教育和社保政策,解决增强劳动人口就业能力和保障基本生活问题,确保社会大局稳定。”这要求我们在制定创新政策时必须充分考虑政策的社会包容性。

    二是以全方位创新实现全面共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享是全面的共享,共享发展不仅仅是共享经济发展成果,还包括教育、医疗、环境等民生领域的共享。”

    在过去几十年发展过程中,我国7亿多人口摆脱了贫困,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基本医疗保障网和养老保障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扎实推进。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均收入、人均受教育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等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

    实践表明,不断拓展创新领域和方式,紧紧依靠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能够有效破解各类民生难题。例如,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推动下,近年来共享经济在教育、医疗、出行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迅速崛起;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公益慈善众筹项目,在扶危济困、彰显社会互助方面发挥了积极的示范作用。今后在创新政策设计上,要进一步把共享发展理念落实到科技创新优先领域和技术路线选择上,加大民生科技投入,从源头上做到以科技创新推动共享发展;同时鼓励各种有利于解决教育、医疗和环境等领域不平衡问题的“社会创新”。

    三是以大众创新实现共建共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建才能共享,共建的过程也是共享的过程。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汇聚民智,最大激发民力,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都有成就感的生动局面。要全面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各行业各方面的劳动者、企业家、创新人才、各级干部创造发挥作用的舞台和环境。要让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纵观历史,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史就是一部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热情、释放大众创新创业能力的历史。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依靠和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和智慧,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才能同时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富足的目标,为公平、公正的财富分配夯实基础。

    我国40年改革开放实践表明,只有激发大众追求财富的欲望,释放全民创新创业的热情,才能为经济发展提供持久的内生动力。改革开放以来,“致富光荣”“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成为时代强音。上世纪80年代初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为核心的农村体制改革,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创新创业热情,“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长起一批至今仍生机勃勃的企业。90年代初,一大批科研人员和国企职工“下海”创业,以华为集团为代表的民营企业迅速崛起。新世纪以来,我国加入WTO,经济更加开放、创新创业更加活跃,互联网、新能源、通讯和通讯设备等产业快速发展。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互联网+”、智能制造、共享经济方兴未艾,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竞相涌现。高校、科研人员、企业和社会大众共同参与,供给侧、需求侧同步发力,新一轮大众创新创业热潮已经到来。今后的创新政策仍需继续着力于激励和服务大众创新,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共建中实现共享。

    四是以可持续创新实现渐进共享。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共享发展必将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均衡到均衡的过程,即使达到很高的水平也会有差别。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不能做超越阶段的事情,我们要立足国情、立足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来思考设计共享政策,要根据现有条件把能做的事情尽量做起来,积小胜为大胜,不断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目前已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最大货物出口国、第二大货物进口国、第二大对外直接投资国、最大外汇储备国。但块头大不等于强,体重大不等于壮。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从高速进入中高速,要大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增长从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经济发展才能行稳致远,持续做大、做好蛋糕。历史经验表明,平均主义会严重挫伤劳动积极性、高税收高福利不仅难以持续,更会严重损害人们的工作积极性。过高地提出共享和公平的目标,也有可能挫伤创新的积极性和活力。落实共享发展理念,就要扎扎实实地打开创新驱动发展的底子,把握好共享的水平和节奏,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处理好创新与共享的平衡关系。

    (卢阳旭,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何光喜,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科技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