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1月18日 星期五
从上帝手中夺回“天气解释权”
赵青新
作者:[英]彼得·穆尔
译者:张朋亮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1月

字里行间

    很大程度上,天气预报决定了我们一天的开始。每天晨起打开手机,很多人首先关注的就是天气预报,它决定着我们如何着装,怎样出行。这也是我对《天气预报》这部“科学探险史”感兴趣的初衷。

    起初有点担心,怕啃不动。开始阅读才发现,作者采用了一种人物叙事的方式,通过描述一群为气象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人来讲述,通俗好读,颇有吸引力。本书的作者彼得·穆尔是英国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并且讲授创意写作课,这部作品也正显示了他如何化枯燥为趣味,冷门题材也能写得引人入胜的写作功力。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中国自古就重视天文研究,气象也包纳其中。相传早在黄帝时期就有专人从事气象观测,后来历朝历代都设置了相应官职,大家最熟悉的可能就是清朝的钦天监了。气象观测曾被视作王朝兴衰的预兆,也是国家风调雨顺的祈望。欧洲的气象研究在很长时间里都远远落后于中国,欧洲人认为,上帝掌控着天气,所有气象都是上帝情绪的反应,直到文艺复兴之后,伴随科学与神学的交锋,气象研究才得以突破禁锢。

    本书描述的时间集中在19世纪至20世纪初,那正是气象研究成为一门科学的关键时段。书中的人物大多是英国人或是大不列颠属国的臣民,包括航海家、发明家、商人、画家、工程师等。为什么英籍人士会对气象如此感兴趣?想想看,英国是如何崛起的?如果没有1588年那场有名的战役,如果没有战胜西班牙“无敌舰队”,也许英国永远都做不了帝国老大。那年5月,大西洋的风向变化无常,严重阻挠了舰队的远征行程,船员们缺水缺食,战斗力明显下降。最终,天时地利站在了英国人的一边。从此以后,英国大力发展气象研究,终于在19世纪取得了密集的突破。

    目前形成的比较完善准确的天气预报系统是如何建构的呢?这与书中那些人物的功绩密不可分:创立基础理论,发明实验仪器;发现空气的主要成分——氢气、氧气和氮气;观察云的形变,建立云图;重新认识日常景观,比如露水、雾气、雪花和冰雹;追踪风暴、洋流,统计时间地点,写成报告;观测山陵不同地带的植被与物候反应;远航人员每到一处,就搜集当地的气象与生物状况,建档博物志;创立《气象学随笔》等刊物、各种气象学会和天气观测者网络;运用新科技,比如用电报来分享观测数据,建立联系网……这一切环环相扣,共同成就了气象这门科学。

    气象科学的发展历史上,弗朗西斯·蒲福可谓“灵魂人物”,作者在书中对他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蒲福给风力定级,刻苦钻研通信技术,他的水道研究所被作者比作今天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罗伯特·菲茨罗伊则承袭并延展了导师蒲福的道路。今天,提起达尔文和“小猎犬号”,大概无人不知,而小猎犬号的指挥官就是菲茨罗伊。菲茨罗伊志绘制了全球海图,建立了风暴圆锥预警系统和全球第一份官方天气预报。很遗憾,由于当时的技术限制,最初的天气预报不够准确甚至远离现实,因此引来的非议与嘲讽最终导致菲茨罗伊精神崩溃而自杀。

    科学的发展总是充满曲折,每一步的前进,可能都要付出极大的代价,也需要科学家们能够面对误解,迎难而上。

    基于这种认识差异与实践行为的不同方向,当气象研究成为英、美等国完成帝国霸业或推动工业化极其重要的支撑时,原来领先世界的中国天文学和气象学在近代则变得落后且失去了意义。由此看来,进入新时代的中国气象人还需做出更多的努力。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