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1月14日 星期一
打好碧水保卫战 河湖长制有名更有实
本报记者 唐 婷

全面深化改革这五年

    清澈的河水倒映出岸边的绿树,棕红色护栏和身后的白墙黑瓦相互映衬,透出几分古朴的味道。这条小河名叫“后浜”,位于上海市闵行区梅龙镇许泾村。

    后浜,曾是一条人人避之不及的臭水沟。它的蜕变是上海推进“河长制”建设、改善河湖环境的一个缩影。不只是上海,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以来,全国各地纷纷打响碧水保卫战。

    “许多地方直面河湖突出问题,实施河湖系统治理,生态效益开始显现。”水利部河湖管理司河湖长制工作处处长李春明日前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全面建立河湖长制 30多万名河湖长“到岗”

    2016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全面推行河长制做出了总体部署。《意见》印发一年后,《关于在湖泊实施湖长制的指导意见》正式出台,给出了全面建立湖长制的时间表。

    河湖长制落地情况如何?李春明介绍,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2018年6月底全面建立河长制,提前半年完成中央确定的目标任务,2018年12月底又如期全面建立湖长制。党政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上下联动的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格局已初步形成。

    据统计,目前共有60位省级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总河长,明确省、市、县、乡四级河长30多万名,各地还将河长体系延伸至村,设立村级河长93万多名;全国在1.4万个湖泊(含人工湖泊、水库)设立省、市、县、乡四级湖长2.4万名,村级湖长3.3万名。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河长湖长“有名”还只是个开始。此前,在全面建立河长制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部长鄂竟平曾强调,“河长制不是挂名制,而是责任田”,今后一段时期,是河长制由全面建立转向全面见效、实现有名有实的关键期。

    治河倒逼经济转型 推动实现绿色发展

    随着河长制、湖长制的全面推进,不少黑臭水体蜕变成了美丽河湖。河湖面貌的变化带来了人居环境的改善,让当地百姓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在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河长制工作处处长刘小勇看来,在环境改善的同时,一些地方通过河湖治理倒逼工业产业转型、农业结构升级,以“腾笼换鸟”的方式实现了向绿色发展的转变。

    浙江绍兴一条小河的岸边聚集了10多家小印染企业,它们各自的产品和工艺流程很接近,一旦有哪家企业偷排污水,很难溯源。为此,当地政府部门想了很多招,比如,只要有一家偷排,周边企业全部停产,但治污效果有限。

    “后来,为了彻底切断污染源,在政府部门多方协调下,这10多家小企业搬离河边,在工业园区以入股的形式组建了一个规模较大的现代化印染企业,进行技术升级换代后,在减少排放的同时,整体产能和产值大幅提升。”刘小勇说道。

    同样,湖北省潜江市以推行河长制为契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广稻田小龙虾绿色生态养殖,全面减少农作物农药化肥施用量,提高养殖小龙虾品质,带来良好经济效益。据介绍,2017年当地全年小龙虾全产业链总产值超200亿元,预计2018年超300亿元,实现整治发展双赢。

    河长制、湖长制的推行,催生了更多的美丽河湖,而美丽河湖正成为吸引高端产业落地的“磁石”。“事实上,这种河湖管理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实现了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高速增长,促进了城乡共同富裕,也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刘小勇指出。

    (科技日报北京1月13日电)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