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强国·基础研究
本报记者 盛 利
一项利用“阳离子-π”动态键作用构筑了一类新型交联高性能聚合物材料的研究成果,发表在材料和化学领域期刊《先进材料》上,并入选全球Top1% ESI高被引论文。该项目团队负责人来自名不见经传的西南科技大学。
“这项标志着我国在热固性高性能聚合物回收再利用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的研究,未来将为金属离子水污染、二氧化碳大量排放治理贡献力量。”该项目团队负责人常冠军说。
当前在西部科技大省四川,正牢牢把握基础研究这一提升创新能力的关键核心,加快原创性成果、颠覆性技术、关键共性技术等创新突破,为四川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新政“密集” 重点实验室提质培优
去年5月,四川省首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友好能源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启动建设。目前,围绕产业发展前沿和重点学科领域,四川在已拥有14家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正积极支持省属高校建设高水平国家创新基地,并同步推进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提质培优。
“先把自己口袋装满,才能掏出更好的东西。”作为环境友好能源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一名副研究员,今年36岁的常冠军告诉记者,自己在2015年、2016年期间先后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四川省科技厅杰出青年科技人才项目资助。
“做原创性的东西,一定要沉得住气,一旦突破就会陆续有收获。”他说,阳离子-π作用是一种存在于阳离子和芳香性体系之间的相互作用,被认为是一种新型的分子间相互作用。“我们用了四五年时间对它深入研究,目前在新材料、污染治理、清洁能源利用等方面已得到大量领先成果。”
去年以来,四川迎来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新政“密集期”,并按照“重组一批、提升一批、新建一批”的思路,开展了对已建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的分类工作。四川省科技厅基础研究处副处长华莉说,目前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已达116家,涉及现代农业、电子信息、机械工程等30多个学科领域,成为四川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科研装备先进的重要基地。“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提升实验室科技成果转化实效,切实把高质量科技成果转化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生产力。”她说。
围绕需求导向 搭建广阔“舞台”
去年12月,四川省政府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在北京签署协议,正式加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双方将共同出资6亿元,支持四川省相关优势产业领域的基础研究。
多年来,在轨道交通、地质灾害、中医中药、生物医学等诸多基础研究领域,四川围绕需求导向开展基础研究的成果正不断涌现:在刚刚结束的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四川大学杨胜勇教授团队主持完成的“基于药效团模型的原创小分子靶向药物发现”和王清远教授团队主持完成的“超长寿命疲劳裂纹萌生机理与寿命预测”两个项目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四川是中药大省,在丰富的西南特色药材资源和突出的产业优势的基础上,逐步推进中药产业从资源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需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谈到基础研究的意义,成都中医药大学西南特色中药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彭成说,即便在应用性较强的中药领域,加强基础研究,解决中药资源保护、可持续发展、中药质量标准与作用原理及有效应用等环节关键问题,是关系中药产业发展和学科建设的核心。“未来我们将围绕西南特色中药资源的种质保存与创新、中药的多维评价和中药资源的转化机制与调控3个方向的关键问题开展理论和实验基础研究,以全面提升中药资源研究的思想原创性和技术原创性,推动四川从中药大省迈向中药强省。”他说。
完善支持体系 为基础研究提供有力保障
四川省科技厅副厅长陈学华说,长期以来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基础研究,持续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不断完善支持体系,为支持全省基础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全省基础研究经费支出从2011年的20.7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36.9亿元,增长了75%以上。2017年,四川省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系列、人才系列项目资助1453项、63763.5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1%和14.7%。
今年起,四川在原有的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需求引导型)、杰出青年科技人才、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和重点实验室等基础研究项目基础上,还首次探索设立了应用基础研究(自由探索型)项目,坚持聚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开展基础研究及应用基础研究。
“四川省是基础研究大省,拥有科技活动人员38万人,对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项目资助需求旺盛。”华莉说,应用基础研究(自由探索型)项目将遵循基础研究规律,不设领域、不设方向、自由选题,以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思维活力;重点支持年龄不超过40岁的科研人员,最大限度地支持和培养青年人才自由创造,调动科研人员特别是青年人才坚守基础研究的积极性。
“我们鼓励心无旁骛的自由探索,希望更多的‘灵光闪现’捅破原创性成果、颠覆性技术、关键共性技术的‘窗户纸’,获取更多原创性、基础性发现和发明。”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