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1日 星期二
先行先试 知识创新工程勇立潮头
——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亮点回顾(二)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

    ——庆祝改革开放40年·变迁

    本报记者 李大庆

    如同在平静的水面上扔进一块巨石,20年前中科院的改革在中国科技界引起巨大反响,因为有的研究员下岗了。

    当年,中科院将北京的4个与数学相关的研究所统一整合为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设置的创新岗位也就是从事科研的岗位只有200个,4个研究所却有450个人竞争这200个岗位。在原有的160名研究员中,只有60个可以被聘为研究员,还要留出20%的名额用于向国内外公开招聘优秀人才。

    之所以要进行这样大刀阔斧的改革,都缘于中科院启动的“知识创新工程”。

    知识创新,中科院率先探索

    实施知识创新工程不是偶然为之。

    20世纪90年代,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出现新的变化,一些发达国家开始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创造新财富的核心与基础,创新成为一个国家、地区和企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国际竞争突出表现为科技的竞争。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使传统产业的发展有所减慢,同时也为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了机遇。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1997年,中科院组织专家学者研究中国面向21世纪、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战略问题,并向党中央提交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报告,提出了面向21世纪的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思路与新时期中科院的战略选择,建议国家组织实施“知识创新工程”。1998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准中科院开展知识创新工程,作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试点。

    自此,凝练科技目标、调整科技布局、改革管理体制、优化队伍结构、培育引进人才、加强条件建设、扩大开放联合、培育创新文化、促进成果转化,成为中科院改革的主旋律。

    只保留1/3的人做研究工作

    让一部分研究员下岗不是改革的目的,而是为了把创新岗位留给那些想创新能创新的人。

    在实施知识创新工程之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种种弊端毫无例外地渗透到中科院的肌体之中。中科院院士何祚庥说:“那时,中科院的科技人员中有1/3是很勤奋工作的,还有1/3是只出工不出活的,剩下1/3是既不出工又不出活的。”要想使中科院大出成果,就必须鼓励那1/3的人大搞创新,还必须解决那2/3“不出活”的人的问题。

    进入知识创新工程后,中科院全面推行了全员聘用合同制,各研究所按1998年在编人数的1/3设置创新岗位,从事科技创新工作。

    干了一辈子,好不容易熬成了研究员,现在却要不被聘为研究员了,这让许多人无法接受。于是找领导说理、提意见遍布各个研究所。然而,中科院党组则坚定不移按部就班地推进改革。

    1/3的人进入创新岗位,那剩下的2/3的人干什么去呢?这其中相当一部分人进入了支撑岗位,也就是为科研工作提供服务。如果不被聘用,那只能自谋出路。

    知识创新工程实施仅仅几年时间,中科院的员工,从研究员到支撑岗位人员,便接受了竞争上岗的理念,适应了“按需设岗、按岗聘任、择优上岗、动态更新”的聘任制度。

    凝练和聚焦创新目标,调整科技布局

    在北京中关村保福寺桥西南角,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的标识屹立在高高的楼顶。然而,在中科院实施知识创新工程之前,并没有这样一个研究机构。它是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凝练科学目标、调整科技布局的结果。

    早先,中科院在北京有4家数学研究机构:数学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所、计算数学与工程计算研究所、系统科学研究所。合并后,减少了各所原有的重复布局,集中了优势力量解决重大科学问题,推进数学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研究。同样,遗传研究所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整合, 组建了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今年年初颁发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水稻高产优质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及品种设计”就出自于这个所的李家洋院士团队,而这一成果,历经20年研究,基本与知识创新工程同步,充分利用了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的多学科交叉方法。

    中科院是通过调整、整合、撤并和转制,高度凝练科技创新目标,推进以研究所为单元的体制创新和制度建设,以提高中科院的创新能力,推动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创新水平的提高。

    将重复的研究方向聚合,将便于形成交叉学科优势的研究方向整合,中科院将原有的123个法人研究机构调整为2005年底的91个。到了2006年9月,中科院又开始组建新的研究单元,先后与山东、江苏、深圳、厦门签约,分别成立了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烟台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研究所、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对此,时任中科院院长的路甬祥解释说,目前在科研与技术创新方面最为紧迫的需求,当数与人口健康、资源环境等有关的可持续发展领域,其次就是纳米、信息、生物技术等战略高技术前沿以及国家安全领域。随着我国的发展,不仅西部环境脆弱带需要保护,海岸带、城市密集区也面临着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等新的威胁。在这些领域部署建立相关研究所,实际上“是更好地衔接中科院创新能力建设与国家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客观需要,是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能力的需要”。

    改革助推人才辈出

    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出人才出成果。知识创新工程启动后,竞争上岗,打破了论资排辈的传统做法,使一大批年轻有为的青年科学家脱颖而出。

    2000年,中科院电工研究所的肖立业博士担任了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高温超导限流器的研究与示范”项目的首席科学家。那一年他34岁,正是创新创业的黄金年龄。他带领的平均35岁的团队,研制出了我国首台高温超导限流器,并在湖南娄底高溪变电站运行,其主要技术发生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继瑞士、德国、美国之后世界上第4台并网试运行的高温超导限流装置。这一成果在2005年被列为中科院重大成果。

    正是因为有了像肖立业这样年轻有为的科学家,中科院的科技创新事业才会蓬勃发展。2000年5月,知识创新工程刚刚启动不久,36岁的谭铁牛就担任了自动化所所长,在从事管理工作的同时,他带领着研究团队在生物特征识别、图像视频理解等研究领域始终走在国际前沿,参与制定国际标准。1970年出生的中科大教授潘建伟,多年从事量子信息领域的研究工作,2005年创造了13公里的自由空间双向量子纠缠分发世界纪录,2009年成功实现了世界上最远距离的量子态隐形传输,2016年又把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送入太空……

    知识创新工程实施10年后,中科院的科技人才队伍已实现以中青年为主,全院研究员中有半数不足45岁,顺利完成了科技人才队伍的“代际转移”。全院科技人才队伍平均年龄40岁,45岁以下的研究员已占全院研究员总数的54.9%。在创新岗位上聘用的专业技术人员平均年龄38岁,31—40岁(处于创新活跃期和产出高峰期)的青年人才约4300人;在高级专业技术岗位上,35岁以下的青年才俊占11%。

    知识创新工程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中国科技界探索自主创新发展模式的实践。正如中科院院长白春礼所说:知识创新工程13年,是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成功实践的13年,是中科院科技创新从跟踪模仿向自主创新、跨越发展的先行开拓。这13年,中科院创新水平和能力迈上了新台阶,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新路子,带动了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升了中国科技发展的水平。

    (科技日报北京12月10日电)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