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精神在基层
瘦高个、头发少而灰白,林鸣的外形与年龄十分不符。
为做好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这位项目总经理、总工程师10年没睡过一个安稳觉,直到最后一根沉管完成精准对接。
10年来,每到关键和危险时刻,林鸣都像“钉子”一样,十几个小时、几十个小时“钉”在工地。体型的变化展现了他经历的一切——瘦了整整40斤。
港珠澳大桥项目的成功完成并未让他停下脚步。继跨海大桥、海底隧道后,还有没有更好的跨江、跨海方式?林鸣锁定了悬浮隧道。这将是未来最前沿的跨海交通方式。
从无到有,创造世界桥梁建筑史之最
站在位于珠海市东南部拱北口岸远眺港珠澳大桥,55公里长的大桥气势如虹,横亘在浩瀚的伶仃洋上,这是人类建设史上迄今为止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设计使用寿命最长的跨海公路桥梁。
2005年,港珠澳大桥建设项目被提上日程。要完成这项工程,必须在外海建一个沉管隧道,同时两边要有岛屿。“跨那么长的海域,必须要有岛进行转接。”林鸣说。
但在港珠澳大桥的设计线上,没有适合的岛。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需要将每节重8万吨、长180米、宽38米、高11.4米的33节钢筋混凝土管,在伶仃洋水下50米深处,安装成长达6.7公里的海底通道。
这是我国首次在外海环境下建沉管隧道,费用之高、难度之大、风险之大,吓退了无数前来应标的公司。
被任命为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经理、总工程师后,这位建造了中国第一大跨径悬索桥润扬大桥的负责人,竟一夜未眠,坐待天明。
“可以说是从零开始,从零跨越。”林鸣说,当时全中国的沉管隧道工程加起来也不到4公里。
只能先外出取经。2007年,林鸣带着工程师去世界各地桥梁工程考察,当时世界只有2条超过3公里的隧道:一个是欧洲的厄勒海峡大桥隧道,还有一个是韩国的巨加跨海大桥隧道。韩国公司拒绝了近距离观察的要求,林鸣等人只好包了个旅游船,在300米外拍照。
没办法,只有走自我研发之路,才能掌握核心技术,攻克这一世界级难题。
严格要求,对安装误差零容忍
在几乎空白的基础上进行自主研发,林鸣和团队面临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
2013年5月1日,历经96个小时的鏖战,海底隧道的第一节沉管被成功安装。彼时,林鸣已5天4夜没合过眼。
然而,第一节成功并不意味着后面32节也能被顺利安装。巨浪、狂风,严苛的外海环境和地质条件,让施工风险不可预知。每次安装前,林鸣在离开房间时,都会回头看看这间房。因为每一次出发,都可能是最后一次出发。
2017年5月2日,安装最后一根沉管,在全世界的瞩目下,沉管对接成功。当所有人欢呼雀跃时,林鸣得知最后的偏差值是16厘米。对双向六车道的海底隧道来说,这16厘米的偏差可谓微乎其微,更重要的是,它已经实现了结构安全且滴水不漏。但林鸣并不满意,他说:“原定目标是把横向偏差控制在5厘米内,如果不调整的话,会是我职业生涯中一个永远的偏差。”
他顶着压力,把已买好机票、准备回家的外方工程师,又“抓”了回来。硬是在暗流汹涌的茫茫大海,把一个已经固定在深海基槽内、重达6000多吨的“大家伙”重新吊起、对接。
经过42小时的重新精调,把偏差从16厘米降至不到2.5毫米。
在当时,世界上已建成的沉管隧道中还没有一条能够做到不渗水。而在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33节沉管安装完成后,隧道内可实现滴水不漏,成为工程史上的一大奇迹。
如今,林鸣又率领这个团队,背起行囊再次出发,向下一个目标——悬浮隧道挺进。
“首先要力争在工程科学理论、关键技术及施工装备等方面进行突破,为悬浮隧道的技术研发和安全服役提供科学依据,提升重大工程的技术核心竞争力。”说起这个目标,林鸣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