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2日 星期四
当初铁皮箱子无人识 如今“魔鬼码头”不见人

    改革开放40年

    那些不为人知的瞬间

    1983年3月28日,来自香港的“华胜”轮缓缓靠泊在厦门码头。

    自1976年开港之初就在厦门港工作的“老”装卸工吴伟建和工友们上前一看,都傻眼了。这艘轮船上装的不是水泥,也不是粮食,而是一个个“铁皮箱子”。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知道是什么。“后来,大家跟着海关人员去检查,打开箱门才弄明白,原来这些铁皮箱子叫集装箱。”吴伟建回忆说。

    香港“华胜”轮是厦门港开港以来接靠的第一艘集装箱船。

    它的顺利靠泊作业成为厦门港发展进程中的里程碑事件。此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不仅厦门港,中国的各大港口都迎来了飞速发展,也改变了吴伟建们的工作方式。“需要肩挑背扛的活,一下子就变少了。价值数百万元的桥吊把集装箱一抓一卸,根本不用人力。”

    2017年12月10日,上海港洋山深水港四期开港。这座无人的“魔鬼码头”实现了码头集装箱装卸、水平运输、堆场装卸环节的全过程智能化的操作。

    整个码头和堆场内没有工人,不仅岸桥不需要人驾驶,连集装箱卡车也不再需要,直接由自动运行的无人驾驶AGV小车把集装箱运到堆场,堆场的桥吊也是无人操作。原先的码头操作员全部转移到监控室,对着电脑屏幕就能完成全部作业。

    (文字整理:孙照彰 图片来自网络)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