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2日 星期一
靠小海带逆袭 “江北第一虎”欲重振雄风
本报记者 王延斌 通讯员 刘兆阳
海之宝公司技术人员展示新采摘的海带王延斌摄

创新直播间

    一条海带可以做成什么?海带丝、海带汤,或者海带酱油、海带酱?在“中国海带之都”山东省荣成市,这些早已是“完成式”,他们利用现代技术将海带“吃干榨尽”,将之做成海带聚糖、海带氨酸、海带面膜等产品,使海带价值增长几十倍、上百倍。

    从最初的养殖业到如今精深加工产业链,从一个鲜为人知的渔业小县,到水产品产量、总收入连续36年稳坐全国县级渔业“头把交椅”,小小海带的今昔对比蕴含着“中国百强县”荣成市的崛起之谜。为揭开谜底,11月初,科技日报记者走进了荣成市。

    每年小雪前后,是荣成海带夹苗时节,也是养殖工人最忙最累的时节。为赶时间,养殖工人起早贪黑、忍受寒冷,一天十几个小时劳作在夹苗播种上。

    荣成地处中国陆海交接处的最东端,洋流交汇使得这里海带产量惊人:养殖面积、产量均居全国县级第一位,14家海带加工企业,100家海带食品企业,构成了海带育苗、养殖、加工、化工等较完整的产业链。

    “如果说资源赋予了荣成宽阔的海洋产业维度,那么科技则可以打开海洋经济巨大的纵向深度。”作为荣成海洋产业的缔造者和建设者之一,荣成市渔业协会会长唐厚运深有感触。

    一份一斤重的干海带只卖两元多,而一杯只有4克重的“海芝宝”深海小海带却卖到3元钱,这意味着一斤深海小海带要卖到375元,188倍的升值诉说着创新威力,也是海之宝公司的最新科技成果。

    记者面前摆着一碗海带面,其貌不扬却蕴含着海之宝公司的核心技术,“我们应用了海带低温重组技术,将鲜海带打碎、磨浆,然后在金属离子的聚合作用下凝固塑形;在加工过程中,我们将海带本身的大分子链打碎,使其不含糖,更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海之宝营销部经理张启泉说。

    无独有偶。世代海洋眼下正将海藻做成生物肥。曾经,这家企业也是众多荣成企业中的“芸芸众生”,但精深加工路子的推进,产学研的介入,让其跳出圈子成为领跑者之一。“当初,做生物肥最大的挑战在于‘复合微生物酶解工艺’,就是我们将原料的细胞壁打破,将其中的活性物质释放出来却又不破坏它。”世代海洋科技公司总经理张兴波告诉记者,与中国农科院的合作克服了这一难题。

    在海产品初加工产业利润越来越薄的当下,海之宝和世代海洋向深加工要效益的尝试,代表了荣成企业的普遍共识,也是历史的经验。

    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了40年,但“老渔民”唐厚运仍然记得改革开放前家乡小渔村的情景:身披油布衣,腿穿猪皮绑,脚踏木壳船,出海打鱼没有像样的港口基地……是时代、专注、改革、科技、视野等一系列关键词改变了小渔村的面貌。

    记者了解到,以海带等海产品为源头,荣成已经培植起海洋生物制品、海洋生物新材料、海洋生物医药三大产业集群。聚焦新旧动能转换,进行产业转型升级,研制高端海洋产品,发展中高端市场,已成为荣成发展海洋经济的方向之一。

    荣成曾经作为北方县级市经济第一强而被称为“江北第一虎”。现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它正向深海、远海进军,并重振往昔的荣耀。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