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中国 |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驻中国和朝鲜代表马文森在开幕式上致辞。 国际关系学院供图 |
今日视点
本报记者 房琳琳
“全世界每9个人中,就有1人饿着肚子睡觉。不容忽视的贫困特别是粮食缺乏问题,仍然困扰着人类。”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驻中国和朝鲜代表马文森(Vincent Martin)博士给出的数字让人揪心。
FAO与其他4个国际组织10月共同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全球处于长期非营养状态的人口有8.21亿,且仍有上升趋势。这一问题与气候变化、和平稳定等,共同挑战2030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17项目标的完成进度。
10月30日,由FAO和国际关系学院共同主办的“山地农业发展、粮食安全与营养治理”国际研讨会及地区专家磋商会开幕式在北京举行。
来自澳大利亚、瑞士、黎巴嫩、印度、巴基斯坦、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缅甸、中国14个国家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以及国际农研机构和国际组织的百余位代表,共同就如何消除饥饿、确保全球特别是亚太粮食安全和营养治理,探讨方案、献计献策。
全球山区发展未获重视和支持
资料显示,山地区域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25%,生活着全球十分之一的人口,其中40%的山地区域民众居住在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仅亚太地区,处于粮食不安全状态的民众就有4.9亿人。
然而,山地区域获得的相关发展建议和政策支持仍然有限。全球粮食安全委员会粮食安全与营养高级别专家组指导委员会副主席穆罕默德·埃尔索尔(Mahmoud El Solh)博士说,山地区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区域,也供给了大量的水、木材、矿产等珍贵资源,我们一直享用这些资源,却没有充分重视山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山区粮食安全不再是孤立问题
《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相关目标,与中国政府推动减贫、扶贫目标是一致的。
山区粮食安全不再是孤立的问题,其与世界其他重大安全问题多重交错、相互影响。与会专家认为,解决这部分人口的生存状态,或许是破解多重国际安全问题的重要一环。
回到粮食安全问题本身,导致不安全的原因很多,一方面来自山区边远、脆弱性和季节性等自然特点,另一方面源于在山区开展农业的技术薄弱性、山地人口迁移流失等社会科学原因。多重因素导致山区丧失多次发展机遇、市场进入困难和制度服务虚弱等问题。
国际关系学院与FAO共同主办的此次磋商会,校长陶坚教授表示:“国际关系学院关注包括粮食安全在内的国际安全问题,希望通过此次会议,密切中国学术界与国际同行的交流,学习国际丰富经验,同时贡献中国在脱贫扶贫中的成熟样本,以期为助力中国扶贫工作提供进一步的决策参考。”
互帮互助构建综合山地农业体系
马文森等与会国际组织官员和专家共同提出一个问题:采取何种措施才能帮助贫困人口特别是山地区域人民不再忍饥挨饿?
这正是此次国际会议要努力回答的问题——对山地农业发展与粮食安全展开的讨论,探讨如何加强山地区域的粮食安全,并促进可持续的综合山地农业体系构建进程。
FAO亚太区域办公室高级政策官员及亚太地区“零饥饿”行动项目主任李轩博士指出,目前,粮食安全和营养安全依然是亚洲山地国家、尤其是偏远地区面临的重要挑战。
“政策制定者、学术组织、国际组织有必要联合起来,让高地和低地区域之间建立联系,互相帮助,创造性地提供粮食生产和区域经济解决方案。此次为期3天的密集磋商会,正是向这一方向努力的重要一步。”李轩如是说。
(科技日报北京10月3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