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阿联酋国防国务部长巴瓦迪到印度进行正式访问,当时印度媒体异常兴奋,因为巴瓦迪不仅和印度国防部长尼玛拉·西塔拉曼举行了会晤,还去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参观了。
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可以说是享誉全球了,凡是经过它制造、大修或升级的飞机,想要逃过坠毁宿命,那必须得运气爆棚才行。40年来坠机1000余架的业绩至今无人能破。
而阿联酋国防国务部长巴瓦迪到那之后,印度方面给他展示了更加声名赫赫的“光辉”战机。印度媒体表示,阿联酋对“光辉”战机展露了非常热切、非常浓厚的兴趣。甚至除了阿联酋,连新加坡、埃及、斯里兰卡都对“光辉”战机有着浓厚的兴趣,营造出了一种好些国家排队要买“光辉”战机的氛围。
然而,当大家还沉浸在这个消息的时候,又有一个新闻传来:印度国防部和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闹翻”了。主要是因为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的“拖延症”。该向印度空军交付的战斗机、直升机和运输机等,迟迟交付不了。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后天,一直不按时交货,把钱交了,货定了,却老是生产不出来。
比如说,原本按合同,应该在2017年前交付给印度空军的222架苏-30MKI多用途战斗机,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只生产出197架。剩下的25架预计在2020至2021年前才能交付使用。再看60多架美洲虎攻击机的升级计划,已经拖了6年多了。
而我们今天的主人公“光辉”战机的批量生产推迟了5年。其中的20架原先打算2017年初开始服役。但是,印度空军到现在也就收到了10架。剩下那10架想在2021年之前交付是没啥希望了。
印度军方当然是不会有好脸色了,但是,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表示自己也很委屈,之所以没法按时完成任务,主要是因为印度空军三天两头地对这些项目提出修改要求,光是“光辉”战机这些年来的修改就有三百到四百次。
印度国产“光辉”战机从1983年印度政府批准战机研制,到2016年7月1日服役,前前后后经历了33年的坎坷时光。可谓是三十多年磨一剑了,甚至被调侃为“史上最难产战机”。
印度搞“光辉”战机的时候,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盯着地里的,想着实验室里的,今儿看见个新技术,不行,我要加上,明儿看见个新技术,不行,我还要加上。这战斗机就永远生产不出来了。
除了“难产”,“光辉”战机还有一个指标没完成,就是国产化的程度,原本印度对“光辉”战机寄予的希望非常大,想要达到80%以上国产化,然而,根据俄罗斯方面的统计,“光辉”战机国产研发的部分只占大约50%。
国产化指标完不成,重度“拖延症”以及闻名世界的摔飞机率,背后都有一个根源,那就是工业体系有问题,制造业的发展跟不上“野心”的膨胀。
但是,大家都知道,莫迪是个雄心勃勃的领导人,在他上台之后,提出了“印度制造”的口号,朝着军队现代化的目标做出了很多的努力。
今年3月,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宣布,将在印度建立F-16战机全球生产中心,把生产线搬到印度,要给印度生产F-16最先进的Block 70系列战机,还会负责全球F-16战机的维护。
今年4月,波音公司和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马恒达防务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推动在印度生产F/A-18E/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
关于印度,我们并不能轻视。
(如需了解更多,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局座召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