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2日 星期五
歼-10诞生最关键的15分钟

    改革开放40年

    那些不为人知的瞬间

    1982年2月18日,在位于北京海运仓的解放军总参谋部第一招待所的房间内,来自成都611所的宋文骢正在慷慨激昂地给领导们作汇报,他手里没有飞机模型,没有图样资料,只拿着几张连夜赶制出来的明胶片,上面绘制着鸭式气动布局飞机方案。在这之前的一天,沈飞的歼-13方案和洪都的强-6衍生方案已经作了将近两个小时的汇报,留给宋文骢的却只有15分钟。

    这次的汇报,关系着我国新一代自主研制的歼击机项目。当时沈飞歼-13基本上已经被内定为胜出方案,成都611所原本被叫来北京只是来参加新歼方案的评审。可未料到的是,会议召开后,航空工业部军机局副局长王若松突然来到了宋文骢等人的房间,希望611所的同志也能在会上讲一讲自己的方案,并给他们争取了15分钟的发言时间。

    时间虽然紧迫,但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原来宋文骢在出差北京前留了一个心眼,让同事把611所的新歼击机鸭式气动布局方案的资料也带上了,这一无心之举想不到竟成了后来歼-10的初步方案。

    经过了十多年的研制,歼-10于1998年3月23日成功首飞,这一天,也成为了我国航空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天。

    图为1997年6月2日,歼-10首架机总装交付,军委副主席刘华清等参加剪彩仪式。

    (文字整理:岳靓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