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9月28日 星期五
致那些刚刚和即将消失的字音
杨 雪

玉渊杂谭

    最新版《现代汉语词典》中,“说服”的注音变成了shuō fú,而不是shuì fú;最新版《新华字典》中,“骑”字只剩qí一个读音,“一骑红尘妃子笑”的jì不复存在。当“粳米”从 jīng mǐ变成 gěng mǐ,“确凿”从què zuò变成què záo,那些年好不容易被语文老师再三纠正的“规范读音”,竟接连成为谬误。

    乍看这些改动,读书时语文学得好的人可能很郁闷——曾经纠正大众读音误区的优越感戛然而止,少数人掌握的正确终究被多数人的裹挟而将错就错载入字典。但历史地看,字音演变其实是一种再寻常不过的必然。大众语言表达可以说是最能体现文化更迭的符号,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不例外。比如,古英语的奥秘,英国人只能从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中探究;古汉语之高深,中国人也只能通过译注古文来窥见一二。

    的确,要论语言的属性,工具第一,然后才到文化,字音“从俗”当然乃是首要原则。特别是一些生活用语,如果是大多数人都习惯的读音,那不妨“随大流”,只要无伤大雅。比如,我也知道“六安”遵从当地人表述应读做lù ān,但说起名茶“六安瓜片”时,还是习惯说liù ān,反正不影响会意。

    至于一些文化属性大于实用性的字词,个人以为还是有必要咬文爵字掰扯清楚的。“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衰”要读 cuī,“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要读xiá,类似的还有将(qiāng)进酒、阿房(ē páng)宫赋……虽然这些古音在今天的生活中早已销声匿迹,但对于语文教学、文化普及和传承来说,这些读音背后的故事、古文的音律、平仄关系等等都是我们认知传统的窗口。特别是那些代表着独特词义和意象的字音,比如开头提到的“一骑”,用作名词时读作jì,但随着这个读音的消失,其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和内涵也将中断。

    这是一个互联网托起的造词盛世,大众流行语花样迭出,有的来去匆匆,有的逐渐成为脍炙人口的常用词。我们的语言习惯越来越趋于实用和随意,就好像一百年前白话的胜利一样。然而,正是在这样一个“健忘”时代,更需多几分执拗的坚持来捍卫我们源远流长的语言文化。

京ICP备06005116